邓金龙
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依据,它决定了教学的方向。而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解读课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环节科学预设教学目标,为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及评价标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清晰地定位课程性质,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还可以在教学评价环节不断调整评价方式和手段,从而拓展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此,笔者以王鑫老师执教的《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程介绍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本课的学习要求是,了解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献,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相对论、量子论的意义;体会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就表明对本课教学目标的界定,不能仅满足于对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内容、意义的简单记忆,还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成就是如何打破旧有的“权威”,实现革命性突破的。
二、王老师的探索
基于上述所言本课的背景情况,王老师对这一节课的处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对王老师的设计思路做一个简单梳理。
(一)确立主题
根据学情和课型情况,王老师将这一课的主题确立为“基于史料的对话——关于西方近代物理学的思考”,这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两大目标。但是本课不仅介绍了17世纪的经典力学体系,还介绍了20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论。所以,标题是不是改为“关于西方近现代物理学的思考”更准确?
(二)课堂流程
1.史料入题。王老师选用了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两段解说词,用“永恒的疑惧”吸引大家注意力,从而映射出牛顿的伟大。但是本环节用时3分15秒,对于40分钟时长的一节复习课而言,导入能不能更精简、直接一些?
2.表格梳理。关于本课基础知识的处理,王老师巧妙地采用了表格的形式,简单明了,体现了对学生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里我的思考是:基础知识需不需要老师重复性地自问自答?谁来教更合适?怎么教最有效?
3.话题探究。王老师将本课的重难点依托史料设计成了一组问题链,非常符合文科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是文科复习课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式。但这里我觉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时间分配。比如,针对“反思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王老师用了9分钟时间。这是否有冲淡或偏离本课主题“关于西方近代物理学的思考”之嫌?二是逻辑层次。一组问题链中,每个话题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逻辑性?一些口语式的问题有没有出现的必要?比如,牛顿是著名的什么学家?
4.即练即评。王老师讲练结合,选用了2014年江苏高考中的一道选择题来及时巩固。这种做法非常有必要,但在本节课中这种训练就出现了一次,另外就是在练题、讲题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展示的空间,只是老师问、群体答,让训练流于形式。
5.心得体会。课堂结尾处王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谈复习完这一节课之后得到的启示,追问学生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这样,既实现了情感升华,又恰到好处地进行了价值观教育,服务于现实。但是对这一环节的处理,王老师采用的是自问自答、灌输嫁接的方式。我觉得在这里如果实现课堂留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畅所欲言,氛圍和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
(三)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通过问题引领,借助史料研读,注重肢体语言的感染力。但是整堂课中,王老师小动作比较多,比如挠胳膊、抓手背等。还有,在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王老师一直站在讲台游离于学生之外。如果王老师能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是不是会更好?另外,在学生合作学习环节,存在着时间少、不主动或未生成等问题。教师应该留足讨论的时间、给足展示的机会,重视课堂预设之外的生成性资源。
三、个人反思
任何一节课,都难十全十美。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切片”研究,挖掘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这样,教师才有更多的思考。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野的课标解读
1.运用历史时空观念解读课标。从时间上来看,16—17世纪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我们不仅要梳理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还要引导学生深思: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间发生物理学革命?
2.运用史料实证意识解读课标。我们可以把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方法的革命,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第二阶段为研究领域的革命,即现代物理学的超越。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突破了绝对时空观,二是普朗克的量子论突破了“自然界无跳跃”。选择史料的时候要基于这两个阶段有的放矢,不是进行生涩的物理演示实验和抽象的理论叙述,而是要讲清物理学的历史变革,侧重分析发生物理学革命的原因、表现和意义。
3.运用唯物史观解读课标。历史学科集知识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重视立德树人这一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基于对课程标准和考情学情的分析,我觉得本课的价值观教学不应该仅着眼于“反思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还应该认识到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经典力学的形成、相对论的提出启示我们要敢于挑战权威,不断突破思想束缚;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则告诉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要注意转换方式和角度。王老师在课堂结尾处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但是个人觉得还需要进一步升华和挖掘,这也是历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基于个人教学实践视角的教学感悟
北京四中名师张子锷先生曾说:“上好每一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要毕生追求的理想和完成的使命。”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几点感悟。
1.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正如成都外国语学校校长龚智发说:“教育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这一节课中,王老师展现出来的课堂激情、思维深度、设计新意,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3.心中有学生,课堂有深度。学校以“追寻教育真谛,造就完全人格”为核心理念,因此,我们的课堂也要“精准把握学情,厘清教学关系”,看学生的参与度和达成度,看课堂的思维性和生成性。只有老师的教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学生的学才能有最大的张扬,也才能真正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