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明毅 倪娜娜
【摘 要】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脑钠肽(BNP)、心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80.77%,TNF-α、hs-CRP、BNP、LVESD及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降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BNP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提升活动耐力。
【关键词】 活血通脉汤;瑞舒伐他汀;心力衰竭;心功能;脑钠肽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5-0071-02
擴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疾病中常见类型,患者常合并心力衰竭。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上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并无特效治疗方案,主要以药物控制治疗为主,但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影响患者预后[1]。中医认为,脏腑功能减退以致瘀血痹阻脉络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治疗时应从活血祛瘀通脉着手。该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5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57~79岁,平均(67.85±6.36)岁;病程6~11年,平均(8.41±0.89)年;NYHA分级:Ⅱ级20例,Ⅲ级26例,Ⅳ级6例。观察组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56~80岁,平均(67.81±6.39)岁;病程6~12年,平均(8.43±0.91)年;NYHA分级:Ⅱ级22例,Ⅲ级24例,Ⅳ级7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经实验室、超声心动图、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年龄55~80岁,中医证见体寒肢冷、心悸、口唇紫绀、胸痛、气促,辩证为阳虚寒凝证[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药物禁忌症,依从性差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静卧、吸氧,控制血压、营养支持、低钠饮食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增加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70008)口服,1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通脉汤治疗。组方:黄芪18g,红参18g,当归15g,红花12g,白芍12g,丹参12g,川芎9g,桂枝9g,甘草6g。水煎后取汁液200mL,100mL/次,2次/d,1剂/d。两组均持续治疗28d。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①临床疗效[4]。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NYHA分级改善≥2级;有效:症状体征明显缓解,NYHA分级改善1级;无效:未达有效标准;②炎性因子及BNP: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对比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hs-CRP)及BNP水平[5];③心功能及6MW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炎性因子及BNP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TNF-α、hs-CRP、BNP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心功能及6MWT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SD、LVEDD、6MWT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临床上又称为充血性心肌病,是指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的以心室扩大、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心脏扩大,患者多合并心力衰竭,病死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由于心肌缺氧缺血时间过长,细胞能量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导致心肌舒缩功能异常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但有临床研究证实,免疫、遗传、基因改变、病毒感染等与其发生有着密切关联[8]。临床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主要通过药物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抑制炎症反应,以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但单一药物应用对于心肌重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影响心功能恢复,整体疗效欠佳。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在中医学可归为“水肿”“胸痛”范畴。中医学认为,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损伤,心肾亏损,气血运化无力,瘀阻脉络,其病位在心,同时与肾有着密切关联,其病机为痰瘀脉阻,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为治疗原则[9]。活血通脉汤方中以红参、当归共为君药,养血活血,大补元气;黄芪、白芍共为臣药,健脾益气以气御血促血行;川芎、红花、丹参、桂枝共为佐药,温阳通脉,活血、祛瘀、散结;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共奏益气通脉、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10]能够通过对机体心肌内Na.+-K.+-ATP酶活性进行调节,促进心肌收缩规律性恢复,达到改善心肌功能效用;红参[11]内皂苷能够通过提升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及冠状动脉,减少心肌氧耗量,达到减轻心肌负荷效用,桂枝[12]煎剂能够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心肌细胞搏动及心肌α受体激活,显著改善心脏泵血功能。马明瑛等[13]对6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可有效降低BNP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BNP水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升患者活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代燕,谢洪祥,周鹏.扩张型心肌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19):3858-3862.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4]中华人民共和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77.
[5]陳默,黄新亮.血浆BNP在心力衰竭者早期诊断及预后预估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2):221-222.
[6]李长青,冯玉宝,苏平.6min步行试验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1):101-103.
[7]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2.
[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5-16.
[9]张珊珊,吴赛,亓英姿,等.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5):114-115.
[10]张蔷,高文远,满淑丽.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203-3207.
[11]楚楚,陈岑,李行诺,等.红参炮制对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4,37(5):901-905.
[12]许源,宿树兰,王团结,等.桂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36(4):674-678.
[13]马明瑛,谢博琳,陆健,等.通脉益气方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对炎性细胞因子、BNP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7):1248-1251.
(收稿日期:2019-04-24 编辑: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