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原植物、药材品种考证

2019-10-23 14:21韩丽颖赵琳牛野刘莹任天航谢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石韦药材

韩丽颖 赵琳 牛野 刘莹 任天航 谢明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历代本草书籍,对石韦的基源进行考证。方法:查阅历代本草书籍以及标准进行整理,对石韦原植物及药材品种进行研究。结果:考证发现历代本草记载的石韦品种主要来源于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北京石韦Pyrrosia davidii (Gies.) Ching 及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Bak.) Ching,而今记载药用石韦主要来源于石韦属Pyrrosia 十余种植物。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Bak.) Ching、石韋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或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的干燥叶,其中有柄石韦并未在古代本草书籍中有记载。结论:该研究为理清古今石韦来源、石韦的辨别、资源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石韦;原植物;本草考证;药材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5-0016-05

石韦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1]中就有记载。2015版《中国药典》[2]记载石韦正品三种,即为石韦、庐山石韦和有柄石韦。现今记载石韦种类繁多,导致应用中存在着伪品和混淆品。本文回顾分析历史中石韦的应用,并与现今石韦应用进行比较,探讨其存在的差异。

1 石韦原植物考证

《神农本草经》记载“一名石革庶。生山谷石上”;《名医别录》[3]称“名石皮,生华阴(陕西华阴)山谷”;《新修本草》[4]称“今处处有,以不闻水声者、人声者为佳。出建平(安徽浪溪县)者,叶长大而厚”。根据“叶长大而厚”的简略形态特征,推测有可能是现今的石韦或庐山石韦。

《新修本草》书中又记载“此物丛生石旁阴处,不蔓延生。生古瓦屋上,名瓦韦,用疗淋亦好也”,经过考证发现此瓦韦为水龙骨科植物瓦韦,附于石韦条下记载。后代本草记载中也提到此瓦韦。

在此之前,记载石韦多居为名字及生长环境,并未对其植物形态做出描述。我们只能系统了解到此为石韦,确无法准确辨别出具体所属何种石韦。

1.1 《图经本草》考证[5] 《图经本草》中记载:“石韦,生华阴山谷石上,今晋、绛、滁、海、福州、江宁府皆有之。丛生石上,叶如柳,背有毛,而斑点如皮,故以名之,以不闻水声者良。二月、七月采叶,阴干用。南中医人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甚效。石韦一名石皮。而福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其月采叶煎浴汤,主风。又有生古瓦屋上者,名瓦韦,用治淋亦佳。”并首次附图海州(江苏东海县)石韦(见图1),据图片发现,书中附图海州石韦,与现代记载石韦形态特征极为相似。《中国药用孢子植物》[6]记载石韦(见图2)、《中草药彩色图谱》石韦(见图3):植株高10~30cm。根状茎如粗铁丝,长而横走。叶近二型,远生。不育叶和能育叶同型或略较短而阔;叶柄基部均有关节,能育叶柄长5~10cm;叶片披针形至矩圆披针形,长8~20cm,宽2~5cm。孢子囊群生侧脉间紧密而整齐地排列。与图片对比,图中有孢子的为能育叶,不具孢子的为不育叶,此图符合“不育叶和能育叶同型”;叶柄最下端绘制的节状,应为“叶柄基部均有关节”。这些特征证明此附图海州石韦为现代记载的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据文字描述的植物形态特征“叶如柳”,推测有可能是现今的北京石韦。明《本草原始》[7]中记载石韦,“丛生石傍阴处。叶青,背有斑点,黄色”。根据附图(见图4)、现代《中药大辞典》[8]详细描述北京石韦(见图5)的原植物形态:植株高10~25cm。根茎细瘦。叶柄长2.5~9cm;叶片线性或线状披针形,长6~15cm,宽6~15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面绿色,有细点。叶稍内卷,但不呈筒状。孢子囊群多散生于叶下面的较上部分。此植物叶型正符合“叶如柳”,叶片稍卷,故此确定此为北京石韦Pyrrosia davidii (Gies.) Ching。

另外,“石韦一名石皮,而福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其月采叶煎浴汤,主风。”植物三月有花,考证发现并非石韦属植物,有可能因为同名异物,根据“三月开花”初步推测为被子植物。

1.2 《本草纲目》考证[9]《本草纲目》记载:“多生阴崖罅处。其叶长者近尺,阔寸余,柔韧如皮,背有黄毛。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并凌冬不雕。又一种如杏叶者,亦生石上,其性相同”据图和文字描述,此记载并非一种植物。

根据“多生阴崖罅处。其叶长者近尺,阔寸余,柔韧如皮,背有黄毛”,并观察图片(见图6),发现此植物根短粗;茎与叶都较长;叶片形状大体相同。考证发现,庐山石韦与此形态特征相似。根据《中国植物志》[10]记载庐山石韦(见图7):植株高20~50cm。根茎粗壮,横卧。叶近生,一型;叶柄粗壮;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近基部处为最宽,向上渐狭,渐尖头,长10~30cm或更长,宽2.5~6cm。其中叶片“长10~30cm或更长,宽2.5~6cm。叶长和叶宽,符合“其叶长者近尺,阔寸余”。证明此植物为现今《中草药彩色图谱》记载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Bak.) Ching.(见图8)。

按 “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并凌冬不雕”考证发现,此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瘤蕨Phymatopsis griffithiana(Hook.) ,《中华本草》收载金星草(见图9)[11],此草唯单生一叶,色青,长一二尺,至冬大寒。其根盘屈如竹根而细。凌冬不凋,无花实。因叶背生有黄褐色孢子囊群,状如星点,故名金星草。

按“又一种如杏叶者,亦生石上,其性相同”,《植物名实图考》[12]记载石龙(见图10)“石龙一名石茶。横根丛生,一茎一叶,高三、四寸,叶如茶而厚如石韦,如石韦重叠堆砌。李时珍谓石韦有杏叶者,殆即此”。根据附图(见图10)发现此植物较矮小,叶片较圆形。与现今记载矩圆石韦相似,根据具体植物特征记载:《中华本草》植株高10~30cm。根茎长而横走;叶远生,质地较薄,上面绿色,偶有星状毛,并有小凹点;营养叶和孢子叶同型或略短而阔;叶柄基部均有关节;叶片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8~12cm,宽2~5cm,先端圆钝头,基部矩楔形。根据以上特征证明此植物正为矩圆石韦Pyrrosia marthlii (Christ.) Ching。

1.3 《植物名实图考》考证 记载“飞刀剑,生南安,即石韦之瘦细者。亦有金星。”根据附图(见图11)发现,此植物形态特征与《中华本草》柔软石韦(见图12)相似。《中国植物志》中记载柔软石韦特征为:植株高7~25cm。根状茎短而横卧;叶近生,一型;叫片披针形,最宽处在上半部,短钝尖头,下半部突然变狭,并以挟翅沿主脉和叶柄下延几到与根状茎连接处,长10~23cm,最宽为7~25mm。孢子囊群近圆形,聚生于叶片上半部,在主脉每侧成多行排列。根据特征描述,证明此为柔软石韦Pyrrosia mollis(Kunze.)Ching。

1.4 有柄石韦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石韦植物来源为庐山石韦、石韦和有柄石韦。通过本草考证发现,古代并未记载《中国药典》中的有柄石韦种类。《中国植物志》记载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原植物形态为:植株高5~15cm。根状茎细长横走。叶远生,一型;具长柄,通常等于叶片长度的二分之一至2倍;叶片椭圆形,急尖短钝头,基部楔形,下延干后厚革质,全缘。主脉下面稍隆起,上面凹陷,侧脉和小脉均不显。孢子囊群布满叶片下面,成熟时扩散并汇合。此植物(见图13)与《中草药彩色图谱》(见图14)一致,与石韦(见图2)相似但有区别,主要不同明显在于,有柄石韦叶急尖短钝头,而石韦叶尾尖状。

1.5 地方习用品种 通过考证发现古代记载石韦种类有限,古今比较发现存在一些品种,《中国药典》未收录。

1.5.1 毡毛石韦 《中国植物志》记载毡毛石韦Pyrrosia drakeana (Franch.) Ching植株高25~60cm。根状茎短促,横卧;叶近生,一型;叶柄长12~17cm,粗壮,坚硬,基部密被鳞片,向上密被星状乇,禾秆色或淡棕色;叶片阔披针形,短渐尖头,基部通常扩展成为最宽处,近圆楔形,不对称,稍下延,长12~23cm,宽4~8cm。主脉下面隆起,上面平坦,侧脉可见,小脉不显,孢子囊群近圆形,整齐地成多打排列于侧脉之间。本植物(见图15)与庐山石韦(见图7)极为类似,主要不同点在于毡毛石韦叶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细长针状或线状凿形,且不在同一平面上;叶柄通常较叶片为长。

1.5.2 西南石韦 《中国植物志》记载植株西南石韦Pyrrosia gralla (Gies.) Ching高10~20cm根状茎略粗壮,横卧;叶近生,一型;叶柄长2.5~10cm,叶片狭披针形,中部最宽,向两端渐狭,短钝尖头,或长尾状渐尖头,基部以狭翅延叶柄长下延,一般长10~15cm中部宽0.8~1.5cm。主脉在下面不明显隆起,在上面略凹陷,侧脉与小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均匀密布叶片下面。此植物(见图16)与北京石韦(见图5)极为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叶的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星芒状毛,其芒较长呈针状,略有光泽。

2 石韦药材应用及鉴定

2.1 石韦药材应用 石韦药材有大叶石韦和小叶石韦之分,石韦、庐山石韦和毡毛石韦为大叶石韦;北京石韦、有柄石韦和西南石韦属于小叶石韦。其中大叶石韦以叶大、质厚、背面有毛为佳;小叶石韦以叶厚、整齐、洁净为佳。中国药典收录石韦药材正品三种,但其他石韦种类也在应用,有的只限于地区药用。例如:矩圆石韦植物药材在贵州、湖北、四川等地;柔软石韦植物药材在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均有应用。

3 小结

根据考证,发现古代记载石韦未能具体区分出为何种石韦,故统一均记载为石韦。经过考证发现海州石韦确为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而《本草原始》中记载石韦为北京石韦Pyrrosia davidii (Gies.) Ching ,《本草纲目》中记载石韦为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Bak.) Ching,还记载了金星草,考证发现并非石韦属植物。以及考证为石韦属的植物有,石龙为矩圆石韦Pyrrosia marthlii (Christ.) Ching,飞刀剑为柔软石韦Pyrrosia mollis(Kunze.)Ching。通过古今记载整理,药典收录石韦、庐山石韦和有柄石韦三种,但未曾在古代书籍中发现有柄石韦的记载。而除药典记载三种外,许多地区还存在着自产自销的石韦种类,但也造成市场混乱,用药时要注意辨别。

参考文献

[1]神农本草经[M].中国医学基本丛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67.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15:90.

[3]尚志钧.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35.

[4]尚志鈞.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4:178.

[5]胡乃长,王致谱. 图经本草[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61.

[6]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79-80.

[7]郑金生.本草原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3.

[8]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79-580.

[9]崔晓丽.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174.

[10]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6-150.

[11]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245.258.

[12]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438-442.

(收稿日期:2019-05-09 编辑:刘斌)

猜你喜欢
石韦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石韦对泌尿、代谢、免疫系统疾病的影响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多基源品种石韦抗炎作用机制的异同
药材价格企稳回落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有柄石韦药材UPLC特征图谱研究
石韦原植物、药材品种考证
石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