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指向的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19-10-23 03:59孙鹏伟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对称性试题建构

孙鹏伟

纵观2018年高考物理新课标Ⅱ卷试题,根据命题专家对试题的评价,对照新课标及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4”的要求,试题不仅向着体现“教、考、评”的一致性迈出了一大步,而且也有效地发挥了高考评价对高中课程改革的正确导向作用,同时也吹响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落实“立德树人”的“课堂革命”集结号。

一、基于“新课标”指向,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着力体现“教、考、评”的一致性

2018年高考物理新课标Ⅱ卷试题与近几年高考试题比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突出“具有清晰的物理观念”

在“能量观念”的统领下,应用动能定理进行推理分析,比较木箱获得动能与拉力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关系的第14题;根据“能量观念”所得到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光电效应的最大初动能、逸出功及最低频率” 等基本概念,推理估算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最低频率的第17题,均为“考、评”清晰的“能量观念”及其应用。

2. 重点考查“科学思维”,突出物理模型的建构

第18、20及25题,或以显性的情境或以隐形的结果突出对“对称性模型”的考查。笔者认为命题专家的守望可能在于:首先,“对称性”不仅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运动演化过程中,运动的多样性显现出了各式各樣的对称性,建构“空间对称性模型”,既考查直观思维能力和客观的猜想推理能力又体现新课标所提出的“解决物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第二,对称性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规律,尤其作为物理规律的对称性,因此多题呈现对称性模型,以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要认识到物理研究是一种对自然现象进行抽象的创造性工作”及“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3.紧扣“科学探究”要求,回归课堂的“做”

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就是“实验探究试题与教学当中的物理实验结合较为紧密并注重实验技能的考查”。实验探究第22、23题,无论是组装多用表实验还是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可以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就一定会,因为,不仅都是完全源自教材中学生必做的实验,而且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上完全契合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提出物理问题,根据获取的证据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形成合理的结论,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

4.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落实“立德树人”

以髙空坠物为背景的第15题,不仅让学生对高空坠物对人的伤害有直观的认识,而且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基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发展。

第16题利用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所发现的毫秒脉冲星作为背景,使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科学研究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

对于今年高考物理试题,教育部考试中心物理学科命题专家这样评价:强化关键能力,培育学科素养。

1. 强化估算法,突出科学创新的途径

估算法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而且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尤其在物理学研究及创新方面,估算法可以使物理学研究具有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它是发现新事物,建立新概念、新理论的桥梁。

2.强化物理图景建构能力,培育科学思维素养

通过画图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既是间接参与实践的过程,也是通过对图的观察和构绘来替代对实际物体的操作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建构物理图景的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决定因素及丰富道德情感、完善人格的重要基础。因此,通过识图、画图及用图建构物理图景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试题的热点。

3.强化科学思维,突出科学推理及推导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物理学科命题专家这样评价试题:“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第25题重现“金粒子”问题,突出综合性、逻辑推理及论证推导。

总之,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较以前高考试题发生的变化,正是验证了教育部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时教材局负责人在教育部网站上发布的消息。因此,在今后的高考备考复习中,广大一线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聚焦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对称性试题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高中数学函数对称性的应用探究
高中数学函数对称性的应用探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