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红斌
由于应试教育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普遍充斥着乏味、枯燥等特质,学生不能从教学中感受到乐趣,也无法产生学习积极性,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和知识储备也无法得到进一步增加。在“十九大”之后,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正在被迅速凸显。而相对应的,在中考、高考中的文言文考试要求和标准也在迅速提升,那么这些因素反馈到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有更完善、更精妙的教学方法。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学习文学知识、培养炎黄子孙精魄的必要条件之一,鲁迅在给好友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推荐的启蒙读物中,就以《唐诗纪事》《世说新语》《论衡》为首选。在国家对传统文化越发重视的今天,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却没有获得与其受重视程度相匹配的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的情况。
1.教学散形,学而无用
文章的主旨是要将其内容表达出来,学生要理解文章的精神表达,完成思想上的交流,但由于文言文本身是过去式的语言,和现代语文有相当大的差距,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感觉到陌生,甚至无法理解文本内容。加上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降低学习难度,节省课时,常常会将文言文穿插到现代文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变得不连贯,学过即忘的事情常有发生。知识无法得到巩固,那么学习就难以彰显用处,这也成为不少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
2.文本割裂,毫无美感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喜欢逐字逐句地翻译教学。譬如一些教师在教授《论语十二章》时,常常会花大量功夫教导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的读法,然后解释“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中的“肱”的念法及含义,最后再花大量时间解释其他的词句。整堂学习课,老师翻译字句,学生跟着做笔记,一教一记,教学过程实际上完全被教师把持,整堂课程成为生硬的灌輸式教学,而对于文章的意境、思想,学生却难以做到深入的理解。
文言文是古代的交流方式,和现代的语义语境差距较大。如《论语》课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孔子、曾子、子夏,其名字都带有“子”字,这是敬称,这些基础知识需要点明,学生才会真正将文言文理解透彻。但是,教师如果直白地进行点拨,就会让学生丧失思考能力,学生也不能深入地了解文章的精神内核,因此讲解的技巧就显得非常关键。
1.解题识文
我们以《论语》为例。《论语》的文言文教学可以拆分为四个步骤,一是解题识文,从题目中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旨,如“论语”的“论”是什么含义,“语”是什么含义,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是其点睛之处,我们先让学生了解到“论语”二字的含义,学生就能明白内容的方向。在《论语》这个题目中,“论”是“整理、汇编”的意思,“语”是“对话”的意思,二者组合理解,就是关于“对话的汇编和记录”,明白这一层,学生就能理解文章中这种“X说”的述文方式,因为其本来是对话的记录,因而这种形式自然也理所应当。
2.初解其意
完成解题识文后,第二步是要做到粗通大略,传统教学中教师喜欢逐字逐句翻译,这样不仅耗费课时,而且容易打散文章节奏,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先将《论语》的白话文作为阅读模板,让学生对《雍也》《述而》等理解难度较大的文章有一个大体认知,然后再回到文言文阅读,让学生自行感悟文言文字句的用法和含义。
3.融会贯通
在前两个步骤都完成后,我们就需要开始挖掘《论语十二章》的内核,《论语十二章》本身是表达了孔子的生活态度,学习有“乐”,读书有“乐”,朋友相会有“乐”,乐观来自于所有正当的行为,包括吃饭喝水,而“不义而富且贵”,则不是一个君子、一个读书人该追求的,因此“于我如浮云。”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将思想流于表面,而需要深入地挖掘存在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样才能将课文内容铭记于心。
4.思维迁移
第四步就是思维“迁移”策略,《论语》本身是古人的思维,思想上的表达,初中课文中的十二章《论语》短文,其含义是思想指导,要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思想深度。因此在这个过程,学生的知识认知及读取,必须完整、一致,能够将所学的内容迁移到其他文章中去。如学习了《学而》和《子罕》,就可以找出曾子的《大学》,子思的《中庸》来学习更多的文言文知识,并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知识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感悟先哲智慧,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