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作家的经历”这种提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当作家就要创造自己的经历。
每逢我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中学时代俄语老师说过的话。他说,要想成为一个好作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兴趣广泛、经历丰富的人,不然就会一事无成;而你们能不能成为兴趣广泛和经历丰富的人,完全取决于你们自己。
许多大作家的经历都证实了这一点,比如普希金、赫尔岑、高尔基、塞万提斯、司汤达、雨果、拜伦、狄更斯、海涅、契诃夫。
契诃夫和海涅,尽管这两位作家大不相同,然而他们的全部创作都清楚表明,真正的散文都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
散文好比布,诗意就是织布的纬线。散文中所表现的生活如果没有一点诗意,那只能是粗劣的自然主义,既不会飞翔,也没有号召力。
散文应该是长有翅膀的。不能忘记这一点。
既然提到了诗,我大概就该在这里说说,诗歌、绘画以及所谓的“相邻”的艺术领域,对散文家,对使散文臻于完善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每个真正的散文家都应该熟悉诗歌和绘画。
尤其是诗歌。大家应该知道,一个词由于经常使用,会失去它应有的新颖、力度和形象性。
词会渐渐磨灭的。词会只剩下读者,只剩下语音外壳,而对我们的意识和想象不再有什么刺激作用。
只有诗歌能使词焕发青春。运用在诗里的词会取得它原有的新鲜感、力度和音乐性。词一跟诗歌接触,便会充实真正的内容。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拿“森林”“严寒”和“田野”这些普通的词为例,只要把它们放在表现主题最恰当的诗组合中,它们便会展示出俄语的全部优美来。这些词会歌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就像牧场上落满了雪,用脚一踩沙沙响:
森林脱掉了绛红色的盛装,
严寒染白了枯黄的田野……
诗人在这里用辅音叠韵形成一种拟声效果。
我国的诗歌有丰富的辅音叠韵手段,可以传达任何声音和节奏。
这一切是散文家必须了解的。这种辅音叠韵不仅可用于诗歌中,而且可偶尔使用在散文中。如果用得恰到好处,也会使读者产生准确而强烈的印象,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
绘画可以教作家如何准确地观察和记住所看到的景物。
有的作家不重视色彩和光线,所以他们的作品都色调暗淡、苍白,没有生气。
只有画家能教会我们看到丰富的色彩和光线。
比如列维坦的绘画,乍看起来我们会觉得色调单一,可是如果仔细观看,便会发现画中的亮度极其丰富多彩。
同是阴雨天,雨前和雨后的光线就不一样,因为树叶被淋湿之后,会增加透明度和亮度。
松树林边上经过反射作用的阳光,跟远离松树林的阳光也不一样。树林边上的阳光显得更暖和,因为光线里充满了经由树干反射出来的青铜光。
每幅风景画,特别是画有开阔的远景的,都有几种光线。如果这几种光线配合得好,就会产生一种宁静而浩瀚的感觉,这正是中俄风景的特点。请回忆一下列维坦的《超越永恒的宁静》。
当然,绘画对散文创作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可以向画家学习对景物的直接感受能力,这是儿童所特有的能力。成年人早已厌倦的世界,儿童却会从中发现诱人的地方。
儿童和画家看到任何景物,都仿佛头一次发现,不受习惯的束缚。这种重新观察事物的能力,作家也应该学会。这样一来,每个人物,人物的每个举动、每句话语,每个事物——不论是彩虹还是无烟煤的小碎块,都会变得新鲜,都会是一种发现。
(有删改)
解读
到高中,大多数同学都能感受散文的美了,鉴赏美的能力不知不觉被培养。但是,与作者比起来,我们表达美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散文应该是长有翅膀的”“这些词会歌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就像牧场上落满了雪,用脚一踩沙沙响”,这样的句子在高中作文本里是不容易找到的。我们能向帕乌斯托夫斯基学到的还有关于语言运用规律的表述:“诗人在这里用辅音叠韵形成一种拟声效果”“画家能教会我们看到丰富的色彩和光线”……从这里,我们的汉语写作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