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灿
一、基础知识回顾
1.浮力: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上(拓展压力、重力、摩擦力的方向)
3.常用浮力公式及适用情况
⑴F浮=G物-F示 (普适)
⑵F浮=G物=m物×g=ρ物×V物 (漂浮、悬浮)
⑶F浮=F向上-F向下 (普适)
⑷F浮=G排=ρ液×g×V排 (普适,包括气体)
4.浮沉条件
F浮>G物(ρ液>ρ物) 上浮
F浮=G物(ρ液=ρ物) 悬浮
F浮 二、链接中考 1.(泰安中考2012)小明在课外活动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重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2.(泰安中考201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1 A.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3.(泰安中考2016)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四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4.(泰安中考2014)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 7N B. 10N C. 14N D. 12N 5.(泰安中考2016)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00cm2,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g取10N/k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质量是2.8kg;②物体的体积是1×10?3m3;③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5N;④从乙到丙,水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260Pa. 2 A. 只有①②④正确B. 只有①②③正确C. 只有①②正确D. 只有③④正确 6.(泰安中考2017)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小球的质量是40g ②小球的体积是50 ③液体的密度是 ④小球的密度是 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②③正确C. 只有②④正确D. 只有①③正确 三、拓展提高 7. (泰安中考2018)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3 8. 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m3,重为10N,用细线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30cm,如图所示,(g=10N/kg)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绳子的拉力? (4)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的沉浮情况?(通过计算说明) 9. 近期在日本召开了以美欧日等国的“七国峰会”,在会上日本再次无理提出了我国南海问题.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我军派满载排水量达67500t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加强了对南海黄岩岛等岛屿的巡逻,在某次巡逻演习中雷达发现假想敌潜艇在15海里外的水下10m处潜行,随即投下重量为100kg的感应式浅水水雷攻击,并成功将敌潜艇击沉.(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问: (1)航空母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敌潜艇受到水的压强有多大? (3)如图为感应式浅水水雷在水中待命时示意图,假设欲使水雷悬浮在水中,需在其下方用细绳悬挂一个密度为5×l03kg/m3、质量为31.25kg的物体,求水雷的密度?(细绳的体积和质量忽略不计) 四、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