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震宇
【摘 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足部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以及足部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2例:红外线照射联合足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6.25%、40.63%,高于对照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红外线照射;足部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约有50%至80%糖尿病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不同程度四肢末端疼痛、麻木等神经损害症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症状逐渐加重[1,2]。近些年相关研究学者提出使用红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次研究对该设想进行验证,比较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32例常规护理患者与32例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为5:3,年龄在45~75岁,中位年龄为(63.24±1.32)岁,2型糖尿病病史在2~8年,平均病史(4.46±0.25)年。对照组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男女比例为9:7,年龄在48~75岁,中位年龄为(63.28±1.35)岁,2型糖尿病病史在2~8年,平均病史(4.48±0.26)年。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2型糖尿病病史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既往均有2型糖尿病病史,均长期口服降糖药,患者因四肢末端出现对称性感觉异常入院,入院后行肌电图检测显示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低于40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低于45m/s,体格检查显示患者跟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局部以及全身性皮肤疾病患者。(2)排除红外线照射部位皮肤缺损患者。(2)排除临床医嘱依从性低患者。
1.3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糖、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通过发放糖尿病宣传手册以及一对一谈话的方式向患者及患者家属普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念、病因、临床治疗方法,使患者认识到自身血糖控制对自身病情的影响,提高患者对血糖控制重要性的认识。(2)饮食干预:根据患者入院身高、体重计算患者体质量指数,与标准体质量指数进行对比。了解患者日常活动,计算患者每日所需基础能量,嘱患者合理膳食,控制脂肪、盐分、糖分的摄入,合理分配每日三餐能量摄入比例以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在总摄入量中所占比例。(3)足部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四肢末端可出现针刺、疼痛等异常感觉,护理人员应嘱患者日常穿纯棉袜子以及大小合适的鞋子,防止足部磨伤,若患者足部有摩擦伤,应嘱患者入院对创面行局部清创,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行换药治疗;患者每日应注意个人卫生,每日睡前半小时,使用37摄氏度温水清洗双足,双足至少在水中浸泡10分钟,而后使用棉质毛巾将双足擦拭干净,抹适量护肤霜以防止足部皮肤皲裂;患者每天应用手掌大小鱼际以及食指、拇指对足部进行按摩,每日至少按摩2次,从而改善患者足部末梢血液循环。(4)延續护理: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每周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平时是否严格遵循医嘱,对足部进行护理以及患者日常血糖控制情况。
1.3.2 实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红外线治疗,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对患者四肢末端不同部位进行照射,每日照射两次,每次约20分钟,红外线照射治疗仪相关参数如下:波长:890nm,脉冲:270Hz,持续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治疗效果参考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总分为0分至45分),显效:患者治疗后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消失,肌电图检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提升5m/s,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低于7分。有效:患者治疗后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肌电图检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升3m/s,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在7分至12分。无效:未达有效标准。好转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有效率=(好转例数)/总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实验资料进行整理,验资料中(%)中百分数用X2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共有好转例数31例,对照组共有好转例数25例,实验组病情好转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血糖波动以及氧化反应均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改变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该病常规治疗方法为控制血糖,同时辅以营养神经,改善患者微循环,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四肢末端异常感觉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血糖超过正常水平,血液粘稠度高,形成血栓,阻塞微小神经血管。红外线照射治疗原理为,影响内皮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功能,促使其释放出一氧化氮,进而扩张血管,加速血管内血液循环、缓解血流灌注造成患者肢端疼痛症状[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8%VS78.13%),综上所述,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刘彩凤.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164-165.
姜亚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红外线照射结合中医护理的方法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115-116.
毛群华.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及神经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2(20):121-122.
黄奕燕.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1):1732-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