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婧Q
【摘 要】目的: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临床总结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方便选自该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共计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單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16%,无效率为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42%,无效率为3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1例心悸,1例水肿;对照组4例心悸,咳痰3例,2例水肿,2例少尿,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少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疾病有着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增强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1
心力衰竭疾病是一種能够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的疾病,由于舒张功能以及心脏收缩功能发生变化,相应功能受到阻碍[1-2]。从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方便选取10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疾病进行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为(72.32±4.14)岁,病程时长8个月~10年左右,平均时长为(5.2±2.1)年;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25例,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为(72.36±4.09)岁,病程时长9个月~11年左右,平均时长为(5.6±2.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各方面(性别、年龄、病程等)的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该院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诊断标准为《西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方式治疗。首先采用一系列药物,比如ACEI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以及利尿剂等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过敏性特征,提高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在对照组患者所应用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诊断标准为国家规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用药方面在西医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药材白术10~11 g、人参10~11 g、大腹皮15~16 g、生大黄5~6 g、桂枝10~11 g、防己10~11 g、附子10~11 g、茯苓15~16 g、水蛭粉3~4 g、毛冬青30~31 g、5~6 g冬葵子、甘草6~7 g、10~11 g、泽兰、桑白皮10~11 g、10~11 g、白术10~11 g、滑石、牵牛子5~6 g、黄芪29~30 g。按照1∶2的比例将这些药物和水一起熬制30 min,为1剂,让患者服用,两组患者的观察疗程的时间均为2周,在此情况下详细记录患者相关心功能各指标及临床特征。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血清测定。在接受治疗之后再次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情況,对患者临床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将其与健康人血清值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之下进行观察研究和记录,详细记录两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其中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以及无效进行表达。显效:患者身体情况得到显著好转,临床不适症状消失,工作可以正常进行;有效:心功能4级患者在治疗后转为2级,以及不良反应有所改善;无效:当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心力衰竭程度无任何改变且有恶化倾向,病症并未得到改善。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造成重症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心脏收缩功能以及舒张功能障碍,起病初期的症状为心脏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身体机能逐渐衰弱,严重影响了身体的系统性和循环性,逐渐引发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发展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对患者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通常诱发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等该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心律失常、治疗方式不当、血容量增加、过度透支体力以及感染。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西医进行基础治疗,配合中医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少于对照组(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研究组的药方中,添加人参、生大黄、黄芪、桂枝、附子、水蛭粉、毛冬青、冬葵子、泽兰、牵牛子、滑石、桑白皮、葶苈子、白术、大腹皮、防己、甘草、茯苓等药物,其中人参和附子的联合使用,具有增强心肌、扩张血管的作用,而人参能够补益心气、活血化瘀;附子则能够消除患者体内的寒气,对恢复阳气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两者联合效果显著。而甘草的作用在于可以调和药性,黄芪能够减少血液粘稠度,加快肌体新陈代谢,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心肌供血。研究还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复发性低,有些患者的身体状况甚至比之前还要好。因此经过两组研究对比表明,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疾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缓解患者病痛,改善临床症状,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值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魏玉龙,王建怀.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保健文汇,2017(7):72.
李志辉.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6(21):28.
许敬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