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梁喆 郑晓亮
摘 要:为积极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认证,深化专业改革,本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的教育思想及新工科的应用背景下,提出优化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分别从课程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方面提出修订的具体方案,为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OBE;新工科
为了突出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体系,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坚持专业培养方案每隔4年大修订,每隔2年小修订,以便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夯实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四大模块”,形成“人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 修订过程
1.1 调研
针对本专业2015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调研,先后走访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与相关专业教师座谈培养方案执行与修订情况。通过调研,明确了培养目标是对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子目标表述应内涵准确、具体可测,要体现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要遵照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体现新工科的特色。基于调研结果,基本形成了2018培养目标的修订思路。
1.2 研讨
利用每单周五业务学习时间,按照本次培养目标修订思路,结合调研情况和本专业2009、2013和2015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组织教师多次讨论。重点讨论培养目标的修订方案及为达到目标要求对培养方案的修订细节。为了更好地与学习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本校所处地方产业经济模式、办学定位及毕业生毕业去向,对2015的培养目标调整,细化,充实,提高,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实验分析、逻辑推理、创新能力的要求,并明确其总目标和子目标均为毕业生5年后所要达到的水平,最终形成2018培养目标。
1.3 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修订情况
为了达到2018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修订。根据校发“安徽理工大学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学院组织相关人员于2018年7月对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对标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参考了华北电力大学、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和中北大学的培养计划,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1.4 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校发“安徽理工大学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优化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四个模块,总学分180学分,课程设置比例见下表。
2 理论课程修订
课程修订的原则为:适当压缩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元化发展留下充足空间。积极吸收“新工科”“专业认证”标准等先进理念,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性、创新性学习思维。对标中国矿业大学的培养计划,将专业主干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限选课程模块和专业任选课程模块。
(1)保留专业核心模块,《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和《自动控制原理》四门专业核心课程。《电力工程基础》由4.5学分改为3.5学分,减少1学分;《电机与拖动》(上)(下)合并为《电机与拖动》并压缩学分,由6学分改为4.5学分,减少1.5学分。专业核心模块共16学分。
(2)限选课程模块分电力系统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学生限选1个方向,3.5学分。
(3)压缩专业选修课学时,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开课数量,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其中《单片机及接口技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减1学分,《感测技术》、《控制系统仿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工厂供电》、《新能源发电技术》和《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减0.5学分,新增专业选修课程《智能电网控制技术》、《专业英语》、《电气CAD》、《配电自动化》、《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微特电机及系统》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概论》。删去课程内容重复较多或已不符合当前专业发展的课程,《变电所二次回路》、《建筑电气》、《矿山固定设备控制》。
(4)为体现新工科“新工科”“专业认证”标准等先进理念,在学科基础教育选修模块新增《工程伦理与项目管理》课程,保留专业选修课程模塊中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概论》。
3 实践课程的修订情况
增加课程设计的选题,丰富实训课程的内容,强化实践课程的综合性、创新性,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课程。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综合实验能力,新增综合实训限选模块,分为电力系统综合实训、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综合实训;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的基础上,加入微机保护实训的内容,实训内容涵盖《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几门课程;在生产实习课程基础上,加入风光互补实训的内容,实训内容涵盖《新能源发电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微特电机及系统》等几门课程。综合新增实训内容可满足学生独立设计实训内容的能力。
4 结论
通过本次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修订,明确了基于OBE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进了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以新工科的发展为平台的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爱华,胡威.少学分制条件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77-81.
[2]李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D].淮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3]王春娟,孙爱晶,陈怡君.基于OBE理念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探索[J].黑龙江电力,2018(6):17-19.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7jyxm1219;2018jyxm 0338;2018jyxm0359)
作者简介:李梅(1978-),女,硕士,副教授,从事电气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