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家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提出思政教育的要求,强调要深入挖掘各个学科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即进行课程思政。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其后分析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构建;策略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数据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而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还是要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要起到重要的作用。
1.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1.1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现状
近些年,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一般包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职业生涯规划、国家形势与政策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这些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现行思政课未能体现当下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现代化,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空洞,容易让学生產生疲倦感。”也有很多的学生普遍认为,现行思政课程的授课是以大班形式进行授课,以填鸭式教学为主,重在说教,容易产生无聊感和排斥感,很大程度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思政课程逐渐向课程思政进行改革。
1.2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所谓的课程思政,就是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是指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和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掘专业教育中包含的道德以及思想内容,提升大学生心理体验,指引学生落实道德修养以及职业素养。课程思政的核心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而,高职院校需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绝不仅仅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而是所有课程共同担负的教学职责。思政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2.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2.1课时量的充沛和连续性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一般开设两个学期。以笔者所任教的职业学院为例,公共英语课程开设两个学期,一学期平均授课16周,每周4学时,两学期共128课时。这一充沛的课时量能够保保证思政教育的持续性。
2.2 教师群体的稳定性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共同体中的教师相对稳定,这给教师改进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同时教师群体共同备课,相互帮助,有助于共同打造公共英语思政课程。当然这也是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力为前提的。这样才能打造出共同体的教学文化,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3授课内容便于思政教育的结合与展开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内容为主线,重视交际沟通失败应对在商务情境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着重培养学生商务情境交际中的应对困境能力。本课程的内容是以各个职场主题为串联,有一定的连续性。在主题内容的授课过程中,加以思政教育的结合。例如在“接待国外客户”这一项目主题上,我们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视频纠错等形式,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的意识,并注重在沟通中考虑他人意图,并能与他人进行协商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通过团队任务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帮互利的传统美德。
2.4 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分专业、分层、分组的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授课学生来自各个专业。不同的专业学生在学习相似的英语课程时,可以与不同的职业素养相交叉融合,体彼此之间形成开放、合作、共享的教学发展机制。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文化意识等领域得到共同的提高。
3.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策略
3.1 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提炼职业精神
公共英语课的教师应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结合专业特色,加工教学素材,来培养符合该专业领域的职业精神。不同专业对于学生的职业精神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例如,在为建工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教师结合授课内容介绍“工匠精神”、“鲁班精神”等职业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与职业责任。这样充分发挥了公共英语课思政教育的隐性功能。
3.2 教学方式多样化,营造氛围开展思政教育
通过学生自拍微视频等各种形式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情境体验。公共英语课的教学情境有不同的主题,在主题的基础上营造氛围。例加在节日的主题上,加入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爱国的荣誉感。同时结合西方节日介绍,进行中西文化礼仪的比较,提高待人接处的职业素养。
3.3 教学手段现代化,重视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
充分利用“互联网 +”背景下的现代教学手段,多渠道多方向地进行文化导入。可以线上推送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例如在就餐主题上,推送相关的中西方进餐礼仪视频,一方面向学生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就餐礼仪文化,同时也比较了中西方的差异,培养了学生在商务就餐接待中的职业素养。因而,高职公共英语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导入大量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
4. 结语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高尚情操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建设途径应从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加以实践与改革。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发挥思政教育的隐性功能。以期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高尚情操的基础上,剪刀兼顾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兵勇,齐宁,王雅静.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配合的蕴涵、价值与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14( 7) : 98—101.
[2]魏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 2018(4):58-61.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霁霞,曹深艳.“课程思政”视阈下“基础英语”课程三维功能融通研究[J].科教文汇,2018(4):178-179.
[5]张丽娜.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教育功能融合路径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31—32.
作者简介:
赵素君(1981.2-),女,讲师,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语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