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乔丽红 李静
[摘 要] 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之后的第一个社会场所,在这里,他们经历了与在家庭中不一样的感受和经验,这些内心世界的变化与体会,在他今后一生的成长中都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建设中,做些有益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 键 词] 幼兒园;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B844.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08-02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了,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引起全社会关注。那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幼儿心理健康,一般指的是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幼儿年龄符合特征的标准心理状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近些年,在现实情况和教育政策的感召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一、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要素中,教师作为孩子的管理者和陪伴者,幼儿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关键因素。目前的幼儿教师大都是“80后”“90后”,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宠爱和呵护,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比较弱,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有所不足。心理素质不够高甚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师幼关系,如不尊重幼儿、不能以幼儿为主体等问题相当普遍,甚至出现了一些虐待幼儿和伤害幼儿的事件。
(二)幼儿园教育与管理问题
首先,尽管教育部门政策规定幼儿教育要注重整体素质教育,但在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幼儿教师往往仍然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其次,师幼交流具有单向性,缺乏尊重。他们认为幼儿是无知的,以保护安全为名,不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完全由教师控制着互动行为。最后,师幼对话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对幼儿的理解,孩子内心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听从安排。孩子不喜欢教师和幼儿园的活动,他们会用不喜欢去幼儿园的方式表达。更有甚者现象,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发烧或者拉肚子,我们要认识到,这不仅仅是生理问题,而更多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化反应。
(三)家园共育往往流于形式,只是成为口号写在幼儿园的宣传栏里
幼儿园不能给予家长实际的引领,家长会就是“告状会”,即使有家长课堂形式,授课内容停留在表面教育,可操作性差。另外,家长的个人成长基本没有涉及,且在家长的观念中,他们认为“老师你教育好我孩子就行了,我的事儿不用你管,我没问题”,殊不知,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重要。
二、在幼儿园建设中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从幼儿入园开始建立心理档案
建立新入园幼儿的心理档案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心理档案主要包括入园幼儿的家庭基本情况、幼儿的生理发育情况、心理和气质特点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内容必须每隔一定的时间要连续性地填写,如家庭是否有重大变故、生理发育的变化、情绪的变化、兴趣爱好的变化及心理的发展等方面,同时,做一些相关量表和绘画作品的心理测量数据采集。
(二)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融入心理学的内容
首先,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学的内容。游戏是幼儿园主要活动,我们在幼儿的游戏中加入心理学的元素,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多地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与其他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在对幼儿的日常管理中体现心理学的特点。幼儿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和心理健康意识,才能将心理学的理念贯穿到对幼儿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比如教师如何与幼儿交流,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面对幼儿“说谎”,如何面对特殊儿童等。再次,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加入心理学的内容。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过去幼儿园在安排幼儿绘画时主要关注的是幼儿的绘画作品的美术效果,也常常用美术标准做出评价。其实幼儿绘画作品是他们内心感受的真实表达和呈现,幼儿教师完全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读,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幼儿的情绪情感、气质性格和人际关系状况,也可以利用绘画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三)落实家园共育,为幼儿家长开设心理课堂
要想让幼儿的心理健康,首先要让幼儿家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为家长开设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十分必要,为幼儿家长开设的心理学讲座中通常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家长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等。通过这些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幼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加强、心理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完善、亲子关系得到改善,进而使他们的育儿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这就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关系的改善,减少了师幼之间、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让幼儿教师系统接受心理学培训,鼓励幼儿教师考取心理学的相关资格证书
让幼儿园具有心理学特色,关键的环节是幼儿教师要学好心理学,更要掌握较多的心理学方法。幼儿教师在上学时学的心理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工作中更加系统地接受心理学的培训,大致包括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图画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和心理测量学等。另外,幼儿教师要掌握各种心理咨询方法,如认知疗行为疗法、心理绘画疗法、情绪释放疗法的方法等。通过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有条件的可以鼓励幼儿教师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为他们安排后续的教育和督导活动。
三、在幼儿园建设中突出心理学理念的初步尝试及效果
这几年,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选定了三所幼儿园成为试验园,同时选择了同类水平的三家幼儿园作为对照组。实验三家幼儿园从建立新入园幼儿的心理档案开始,把心理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融入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参加心理学的培训中,园长带头學习,率先获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幼儿园的老师也纷纷报名参加了心理学的各种培训,也都获得了相应的结业证书。这三所幼儿园还聘请了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作为顾问,帮助幼儿园修订了幼儿园的教学大纲,从小班、中班到大班的教学、游戏和日常管理都具有了鲜明的心理学特色。它们都开设了心理学的家长课堂,开展了家园共建活动,经过四年的实验,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试点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的幼儿比较起来有以下特点:(1)自信自尊更多一些;(2)善于交往、表达和分享;(3)与老师的关系以及幼儿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融洽;(4)适应能力更强,既能够独立做事,又善于寻求帮助;(5)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积极情绪更多;(6)智商和情商均衡发展,身心更健康;(7)专注力有了较大提高;(8)幼儿的出勤率明显上升,来幼儿园成为幼儿最喜欢的事情之一。
(二)幼儿家长与幼儿园的关系得到改善
在试点幼儿园中,不仅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且幼儿家长与幼儿园的关系也得到了全面改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与家长沟通很畅通
幼儿园十分了解家长的需求,每当新学期开始,幼儿园就组织家长开会,把幼儿园在新学期的教学计划、游戏活动和突出心理学理念的打算所有信息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家长,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解除他们的疑虑和担心。
2.幼儿园和家庭成为目标一致的共同体,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理想的摇篮
教师和家长角色不同,难免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但双方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通过创办具有心理特色的幼儿园,使幼儿、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园这个平台上一起努力,相互了解和理解,实现共同成长。
3.师幼关系好,幼儿园与家长的矛盾大大减少,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通过把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使教师注重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充分尊重幼儿,实现交流的双向性,建立以理解为基础的真正对话,幼儿必然愿意与教师成为真正的朋友。当幼儿越来越喜欢幼儿园的时候,师幼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师幼关系好了,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度就会高,即便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都能够在平和的气氛中及时得到解决。
4.幼儿园的社会声望越来越好
实验幼儿园成为家长为孩子选择学习场所的首要目标,相比其他同类幼儿园,受欢迎程度更高。
(三)幼儿园内部关系、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都显著性提高
幼儿园内部关系除了师幼关系,还有教师之间、教师与园领导之间的关系等。幼儿园的教师女性占有绝大比例,工作性质烦琐,小事儿多,杂事儿多,但是对幼教工作而言,却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步骤,所以工作期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和冲突。但自从心理学理念融入幼儿园各个工作环节,无论是教师与教师之间,还是教师与领导之间,都能运用在活动中学习到的较好的沟通方式,及时交流想法,解释初衷,多了倾听与接纳,少了误解和抱怨,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团队的凝聚力明显增强,教师的辞职现象大大减少,并且,将心理绘画测查应用到幼儿园教师招聘环节,使幼儿园能够招到更为优秀的教师。
总之,在幼儿园里融入心理学的理念,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幼儿园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家长的需要、符合幼儿的需要,也是符合幼儿园的现实和发展方向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晓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4).
[2]李雪平.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3]林桦,黄建春.关于提升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8(4).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