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伶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学校担负着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扬和保护内容,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油茶米粉”传承与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非遗”技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
引言
“恭城油茶”“桂林米粉”作为广西桂林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广西商业技师学院在传承桂林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将“恭城油茶”“桂林米粉”创新培育出新品“油茶米粉”。“油茶米粉”背后代表的是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是烹饪技艺者对广西桂林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心钻研后的创新传承技艺。
一、“非遗”技艺同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联系
(一)“非遗”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道德和审美情趣,也包括各种传统工艺技能。
“非遗”技艺指得是带有技巧性的工艺和艺术。“非遗”技艺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现代人需要做的就是传承与保护好“非遗”技艺,为祖国“非遗”工艺的弘扬及传承做出贡献。
(二)中职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其包含人的心理、道德、行为以及专业能力等多种素质。而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指的是中职学生转变为职业人所需要掌握和必备的基础素质。中职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知识等显性素养,也要具备职业态度与道德等隐形素养。
二、以“油茶米粉”为例,阐述 “非遗”技艺传承下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一)多渠道营造“非遗”的学习氛围
学生对“非遗”认知甚少。因此,让学生对“非遗”技艺的了解非常有必要。中职学校应当积极营造学生学习的氛围,在意识形态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如学校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开设与“油茶米粉”相关的学习网站,学校学习园地展出“油茶米粉”的宣传海报,让学校学生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油茶米粉”的非凡魅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了解和学习非物质遗产文化的意愿。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油茶米粉”的“非遗”实践活动
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实践活动,也需要对市场有所了解。例如:广西商业技师学院参加桂林市举办的“千人长寿宴”美食活动,让学生自主创业,激发学生参与“非遗”传承的活动。同时,开展“一校一品文化传承”活动向桂林商贸旅游技工学校、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关兄弟学校进行“油茶米粉”推广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建立“油茶米粉”大师工作室教学模式
“非遗”工艺的保护与弘扬需要技术过硬的操作型人才。中职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侧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大师工作室开展教学。例如:广西商业技师学院依托大师工作室,将学生上课的场所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理论教室,而是在富有企业文化类似于小型的产品加工操作间。学院主动与“恭城油茶”“桂林米粉”等民间技艺大师联系,将其请进校园中,共同制定相关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传授传统工艺,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非遗”的存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锻炼和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提高职业素养。广西商业技师学院还在烹饪專业高级工班的课程中开设 “非遗技艺传承”课程,学生可对包括“油茶米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真正去学习和了解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
(四)成立“油茶米粉”类“非遗”学生社团
中职学校可成立诸如 “恭城油茶”“桂林米粉”等“非遗”社团,开展与“油茶米粉”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非遗”创新的探究。如广西商业技师学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 开展“油茶米粉”、“刘三姐歌谣”,“桂剧”等“非遗”展示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
三、结束语
总之,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以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进而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谌世龙.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产品化研究—以桂林饮食文化遗产项目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1(2):114-117,146.
[2] 李岩,贾真,付卿,等. “非遗”技艺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融合研究[J].才智,2019(13):113.
[3] 孙静松. “非遗”工艺的传承发展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8(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