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敏
摘 要:教师在小学教学活动中不应只看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而是应该在小学学生的习惯养成阶段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业是教师在进行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利用好作业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作业设计,利用丰富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习习惯;作业设计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数学作业的开发和利用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有效的对作业进行多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认真对待小学数学中的作业设计,利用丰富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预习作业信息化
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的目的是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前了解知识内容,带着自己对课程的想法与疑问进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忽视了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小学学生自制力较差,难以有效的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没有标准要求的预习学习中;另一方面是小学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未接触的抽象的数学内容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很多教学章节学生难以自主完成预习。所以在小学作业设计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完成预习作业。
互联网中丰富且多变的信息流符合小学学生喜爱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并且在互联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笔者在预习作业设计阶段,在网络上挖掘到了许多与小学教材息息相关的信息资源,在布置预习的预习作业中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利用起教师归总的教学资源,既通过网络信息丰富了预习内容的趣味性,又通过信息资源辅助小学学生对无法自主理解的数学概念进行初步接触。例如笔者在布置“乘法”的预习作业时,意识到乘法是小学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数学概念,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认知困难,强制学生预习不仅效果不佳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所以笔者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乘法相关的概念知识。利用互联网方式既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网络信息预习中,又通过信息资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了预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在预习环节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辅助预习,将预习作业信息化。
二、习题作业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其许许多多的教学内容都是生活中所得,并能反过来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改编,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数学作业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师将数学作业进行生活化的改编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以往的作业中,教师仅仅关注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作业的布置中充斥着大量的练习题,但这些练习题常常与生活脱节,忽视对学生数学生活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应该对练习题做出筛选,或是将练习题进行生活化的改编,让学生在练习题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方式。
例如在分数乘法的练习册中,有一道应用题的内容是有关卡车的,卡车的问题与小学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学生做解题练习时,为了贴合学生生活,笔者将题目进行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改编,将卡车等与小学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事物换成了学生可以接触到的蛋糕、文具等物体,一方面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吸引学生的解题兴趣,另一方面通过生活习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看待身边事物的数学意识。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时,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业习题进行生活化改编,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批改作业小组化
批改作业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任务,但笔者认为将批改作业交由学生小组完成,将深度开发作业对学生知识的巩固作用。作业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发现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然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漏洞的修补,这个过程仅仅帮助学生完成了漏洞的修补,却很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结组,交由学生自己批改作业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作业交给学生小组进行批改,学生可以通过发现小组其他成员的问题反省自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否存在同样错误,并且发现和被发现的同学都会对错误记忆深刻,并在再次做相同习題时避免重复犯错。例如在方程式的解算中,有的学生因为粗心而得出错误结论,在被同学发现和指正后,将错误铭记在心,再遇到相同问题时会加倍小心。并且由于小学生自尊心较强,在小组批改作业模式运行下,学生为了减少错误在做作业时会增加自我检查的步骤,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要充分把握小学学生的心理,以学生的兴趣、生活应用以及自尊心等方面为基础做好数学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作业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瑞琼.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评价[J].珠江教育论坛,2017(4):81-82.
[2]许德鸿.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性设计略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