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兰
摘要:目的:探讨个人日常想法记录表对肿瘤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用60例肿瘤患者做为调查对象,采用医学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各维度进行测量。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医学应对方式面对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日常想法记录表可促进患者选择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癌症,是改善肺癌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日常想法记录表;医学应对方式
肿瘤作为一种负性应激源,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沮丧、绝望等多种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生活质量。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0。不同的应对方式可加重、也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水平0。本研究旨在通过引用认知心理学中的个人日常想法记录表(daily thought record)的方式,探讨其对肿瘤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的60例肿瘤患者做为调查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实验组干预方法
1.2.1干预内容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由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建立关于疾病的个人日常想法记录表(daily thought record)。首先督促患者记下每天的活动;要求坚持作计划,不要因为偶然的意外事件放弃计划;活动的感受和难度要在活动当时评定并记录,不要在事后回忆;如有负性自动想法可及时记下,并试着寻找更为合理的积极的替代想法。并且指导或教会病人在焦虑紧张或恐惧时对自己讲“SWAP”,即停下来(stop),等一下(wait),专心注意(absorb于周围环境),向前继续(proceed,当感到比较舒服后再向前继续)。
1.2.2效果评价工具
1.2.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肿瘤诊断及日期、治疗方法、疾病分期、初治或复发等。
1.2.2.2 医学应对方式评定问卷
采用姜乾金等0修订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该问卷用于了解不同疾病患者是否存在不同的应对策略,不同的应对策略是否影响疾病的进程。该量表共20个条目,分为面对(8个条目)、回避(7个条目)和屈服(5个条目)3个维度,各条目按1~4级计分,其中8个条目反向计分。各种应对方式得分由其所含条目分累计。
1.3资料收集方法
经过医院学术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后,由研究者及经培训后的临床护士在干预前、干预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1.4统计方法
所有问卷进行编号,数据采用单人双录入,资料核对后输入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医学应对方式面对、回避、屈服各分量表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對照组患者干预后医学应对方式面对、回避、屈服各分量表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医学应对方式面对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回避、屈服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见表2)。
3 讨论
3.1 日常想法记录表的应用有效的改变了患者的应对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患者通过对日常想法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内心的对话(internal dialougue)对自己内心思想的梳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应对是个体处理应激情境的各种认知和行为的努力,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 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点,经过以个人日常想法记录表的应用,肺癌患者的面对、屈服的应对方式均较干预前均发生了显著地变化,提示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选择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癌症。
参考文献:
[1]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0-203.
[2]张 静,郭凤琴,傅文青等.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7,15(12):1121-1122.
[3]姜乾金. 医学应对问卷[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行为医学量表手册,2001,10(特刊):34-35.
[4]Tomczak W, Agnieszka. Coping with stress strategies among femal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 depression[J]. Psychiatria Polska,2006,40(3):4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