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2019-10-21 13:23郑蕊马亮
兰台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地震局档案资料可视化

郑蕊 马亮

摘 要

在现有地震档案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与建立了地震档案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可视化,实现了基于GIS技术的空间与时间点对应档案资料的关联查询,开发了地震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在档案查询和可视化方面应用良好。

关键词

地震档案数据库 可视化 GIS 关联 查询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seismic archives data, the seismic archives database and spatial database are designed and established. The data are visualized and the correlation search of archives data corresponding to space and time points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is realized.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seismic archives is developed, which is well applied in archives search and visualization.

Keyword seismic archives database; visualization; GIS; correlation; search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系统由于完全依赖手工操作、工作极其繁杂等特点严重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1]1,针对这种情况,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日益广泛。赵佳的基于GIS技术的测绘档案管理系统信息描述是基于档案号、文件名称等静态信息以及创建时间、更新时间等动态信息,同时引入表达地理位置的空间数据库。用户可以依据单一或者组合条件迅速查找到所需的档案主体的地理位置及属性数据[2]50。张维娜运用GIS技术构建的测绘成果档案快速提供系统能够实现图属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的建库思想,完成了测绘成果、资料、档案三大海量实体数据集的唯一身份标签入库管理,实现了融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发借阅、归档备份、信息发布及用户管理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平台的构建工作[3]53-55。甘国兵的测绘档案管理系统是集著录、利用、查询、统计和销毁一体化的信息化工具[4]69-71。胡东升等的煤矿数字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基于特定的企业级数据库存储技术、类似搜索引擎的智能化检索机制和网络化共享交流架构,具有资料集中存储、统一管理、目录规范、查询方便等特点,集地理数据、文档资料于一体,实现了地理信息与档案管理业务的紧密结合[5]18-21。

本文在已有大地形变标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震档案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和基于GIS技术的空间与时间点对应档案资料的关联查询,开发了GIS地震档案综合管理系统。

一、地震档案数据库构建

(1)编制档案目录与档案数字化。(2)地震档案数据库建立与数据入库。在大地形变标准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建立地震档案数据库,将编制的二测中心历年地震档案目录和近十年的数字化档案资料通过入库软件入库到大地形变标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Oracle中。(3)空间数据库连接。在ArcGIS的组件ArcCatalog中通过空间数据引擎ArcSDE for Oracle连接到大地形变标准数据库管理系统中。(4)时空数据库建立。在ArcGIS中建立时空数据库,增加了时间域,实现了时间查询及相关的联合查询。(5)地震数据可视化。数据库建立后,通过ArcGIS的组件ArcMap将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6)建立关联关系,实现图档查询。建立空间数据与档案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ArcGIS平台实现双向查询。既可以根据档案信息按照一定的條件或条件组合,如年度、项目、路线、场地和数据类型等,检索对应的空间数据,进行显示;也可以根据震情监测和预报的需要,选择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点、线等数据,查询与其相对应的档案信息,并实现下载。

二、地震档案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有效对档案信息进行收录、归档、查阅、检索、可视化、下载以及档案数据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档案可视化管理。系统主要分为数据库连接设置、档案数据管理和地震档案资料等子系统。档案数据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水准、GNSS和重力数据目录模块。地震档案资料子系统主要包括水准、GNSS和重力档案查询模块。

三、地震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功能

1.地震档案管理。地震档案管理模块包括档案号、档案柜号、施测年度、项目任务、施测单位、档案概要和档案数量,可进行档案号、柜号、观测年度、项目任务和实施单位的查询,也可以进行新增和重置(图1)。

2.地震档案查询与导出。可以在档案详情界面进行点名查询和点位筛选,然后导出所需点之记、线路高差表和档案信息(图2)。

3.地图选点。可以在地图选点界面进行水准和GNSS点的点选和框选(图3)。

4.多年重复观测点分析。在实际观测和研究应用中,常遇到重复观测的水准点和GNSS点,点位监测分析模块可对这些重复观测的点、线进行分析和比较(图4)。

四、地震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实用性

1.建立了地震档案数据库,提供历年的地震档案目录与已有的数字化资料查询。

2.在ArcGIS平台中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可进行地震观测数据(点、线、网)的可视化展示。

3.实现了空间数据与档案数据的双向查询。

参考文献

[1]王楠.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赵佳.基于GIS技术的测绘档案管理系统的研发[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9):50.

[3]张维娜.基于GIS技术的测绘成果档案快速提供系统建设[J].测绘通报,2011(10):53-55.

[4]甘国兵.测绘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2013,36(2):69-71.

[5]胡东升,刘万欣.论煤矿数字档案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J].矿山测量,2013,4(2):18-21.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青年项目(XH17062Y);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青年项目(XH16057Y)。

作者简介:郑蕊,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GIS应用与数据处理;马亮,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应用与数据处理。

猜你喜欢
中国地震局档案资料可视化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新时期地质档案资料修复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地勘单位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