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科学从质疑开始

2019-10-21 07:00万艳萍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质疑科学探究

万艳萍

摘 要: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创造性活动中,培养其创造性的、质疑的、探究的精神是新科学课教学中标志性的体现。而科学探究就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解决问题是探究的目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活动。

关键词:科学;质疑;探究

古人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一切思维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知识只有围绕疑问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一、优化环境,使学生自主质疑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所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乐于质疑。

首先,教师应减少提问的次数和时间,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应该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应鼓励;对于不善于提问的学生教师要有十足的耐心,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才会积极举手才能在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精心设计,使学生自愿质疑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还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何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问题是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科学规律。例如,让学生回想:冬天,我们脱毛衣时会有劈里啪啦的声音;干燥天气时,打开车门的瞬间经常有“触电”的感觉,大货车底盘下总是挂着一条铁链,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总是随着梳子飘;在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吃泡面,眼前就成了“雾蒙蒙”的一片……这些事例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但未曾深究过的,当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们呈现给学生时,自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质疑,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

2.来源于实验

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或验证或探索,都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科学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学生能从中提出问题,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实验现象,里面很可能蕴藏着深远的科学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中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例如,探究“紫甘蓝汁酸碱变化”实验,可以通过设立对照实验:紫甘蓝汁滴入醋,紫甘蓝汁滴入碱,紫甘蓝汁滴入水;紫甘蓝汁滴入洗衣粉;各种材料均等量。然后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3.来源于多媒体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靠教师讲解,也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演示,有时需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科学课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能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革新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同时,也促进小学生认识心理和智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学生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两种科学现象,很难去想象是怎么一回事。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录像、剪辑、课件制作等手段,把整个日食、月食的过程,制成一个完整的动画,让学生亲眼目睹一次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这时再对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概念学生容易理解了。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感受真正去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4.来源于生物学史

生物学史大量的史料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芒,把这些史实作为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献身科学的热情。例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节的教学中,以牛顿、瑞利等人的有关研究过程作为问题情境而展开,学生通过思考一系列问题,最后得出声音产生的過程和实质。

5.来源于社会热点

应用社会热点新闻创设科学教学情境于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物科学技术更是一马当先,如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干细胞移植、航空技术等,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另外国际重大事件中如禽流感、生化武器、核辐射等等,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将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三、及时反馈,使学生善于质疑

为了加强反馈评价的及时性,个性的问题作个别辅导,共性的问题作集体的讲解。教师可以建立学生质疑能力发展记录册,每班分组进行评价,记录册中专门有一项是记录组员的提问情况,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这样了解的情况较准确,教师才能运用获得的正确信息,因人施教,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当学生提出丰富多彩的问题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问题分类,然后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介质去找出答案,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成长的快乐,又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爱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J];物理通报;2007年05期.

[2] 张艳萍;课堂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质疑意识[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10期.

[3] 尤文菁;科学探究中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猜你喜欢
质疑科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科学拔牙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