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薇
摘 要:“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也要顺应“互联网+”的潮流。本文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机遇:为县域经济带来新业态、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缩小县域与城市间的差距。县域发展“互联网+”存在理念不够深入人心、人才缺乏、服务不完善等问题。要利用“互联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政府指导、创新驱动、人才为先、产业为主、特色做大等原则。
关键词:“互联网+”;县域经济;特色产业
一、“互联网+”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机遇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如经济发展状况不均、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低、财政拮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思想观念落后等一系列发展压力。
面对多重压力,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这时,就亟需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从而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互联网+”为县域经济带来新业态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不是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互联网发挥其自身对资源要素配置的优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个传统行业,幻化出新的产业业态。比如说“互联网+农业”,其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是农村电商。通过对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变革,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的网络产地直销,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等难点,使农业乘上互联网的东风,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二)“互联网+”拓宽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在一段时间内,县域经济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县域商业环境欠佳等原因而发展缓慢。互联网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技术具有极高的创新性,还具有渗透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为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机遇,带动了一些新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创造出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比如县域电子商务、乡村旅游、远程教育培训等,都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发展方向。
(三)“互联网+“有利于缩小县域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互联网的特点是开放性、便利性和低成本。互联网已经将现有的等级分明市场结构转变为一种扁平的网状结构,加入互联网就是成为这庞大网络集团的成员,人人都可参与网络活动。互联网时代,生产要素已不仅仅局限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知识、信息、技术等无形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凸显。互联网的全面覆盖为城市和县域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虚拟平台。信息、知识和技术可以自由流动,这也为县域人民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会。
二、“互联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的发展理念没有深入人心
在“互联网+”时代,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顺应潮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决策,用互联网思维行事。但目前在大多数县域,由于知识陈旧、观念老化、创新意识不足等原因,政府、企业、个人对“互联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亟待转变。“互联网+”不是几个网络技术人员的事,也不是几个城市的事,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完成思想上的转化并融入“互联网+”的实践中。
(二)“互联网+”相关人才缺乏
县域互联网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县域“互联网+”发展的最大问题。由于县域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县域对于互联网人才吸引力不足,很难招揽到专业的互联网人才,这是造成县域“互联网+”相关人才缺乏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体系落后,高校相关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互联网+”人才不匹配,难以满足县域发展需要。
(三)“互联网+”服务体系不完善
除了人才缺乏外,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也是制约县域“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阶段,县域普遍面临的难题就是相关服务供不应求。从政府层面来说,既没有统一的互联网公共服务标准政策,也没有相关的管理法规,一些部门能够按照要求积极推动相关服务的发展,但是大多各自为政,缺乏协调与配合,不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系统性、总体性的服务。从企业角度,对于县域“互联网+”企业来说,困扰它们的一大难题就是融资难。由于县域的金融服务缺乏,金融机构规模小、数量少,这就使县域互联网企业难以获得发展资金。除了金融服务缺乏外,物流服务的不完善也給县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困难。可以这样说,对于县域来说,它的“互联网+”企业大多以县域电商企业为主,对于电商来说,物流服务是极为重要的,如果物流网络覆盖面不够,物流成本过高,物流速度慢都会给县域电商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互联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指导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向政府对互联网经济社会的治理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互联网+”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也必须政府发力。第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和指导作用,制定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扶持政策,在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第二,要及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有利于“互联网+”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发展环境。第三,加强监管,完善监管机制,确保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扩大监管范围,提升监管效率,维护监管效果。
(二)创新驱动
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第一,要树立“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认识到新形势下发展“互联网+”战略的重大意义。第二,加强“互联网+”的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宽带、物流、仓储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在人才就业、公司注册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
(三)人才为先
坚持将人才摆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位,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实行更加积极的创新优惠和人才吸引政策,改善县域人才环境,加快“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第一,可以采用引进来的方法,通过比照先行县域的发展经验,找到本县域发展“互联网+”的差距和不足,再通过吸收外来专业人才的方法来尽量弥补不足。第二,要实行走出去的战略。除了吸引外来人才,还可以在县域范围内加强宣传,找到本地人员中有“互联网+”相关经验或对“互联网+”感兴趣且有发展潜力的那部分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
(四)产业为主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县的经济要发展,不管压力有多大,一定要培育主导产业。要把握好“互联网+”这一发展机遇,第一,要推动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第二,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特色做大
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发展好产业必须要做到有特色。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而要立足自身实际,找准特色标签,开展错位竞争。第一,挖掘县域经济自身特色,目前县域产品竞争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产品大多一样,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就必须挖掘特色。第二,培育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将特色产业聚集起来,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产业集群。第三,通过“互联网+”将县域特色推向市场,打造县域特色品牌,将县域特色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杜永红.“互联网+”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大发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312-315.
[2]崔秋菊.“互联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J].区域经济,2017(14).
[3]孙威.“互联网+”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商业经济,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