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关系之刍议

2019-10-21 00:35刘娜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良性发展相互影响网络传播

刘娜

摘要:自人类历史诞生以来,文化与传播两者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的内容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智能传播工具的日益普及,文化与传播开始融入到网络平台的新环境中。在网络平台中,传播主体由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开始向多元传播主体转变,并由此带来了传播内容的丰富多元化,而这些丰富的多元化传播内容正是文化的新形态。然而在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的发展过程,由于互联网商业氛围的不断加强以及传播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的关系开始失衡。如何在未来的网络环境中促进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的良性发展,已成为制约当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传播;相互影响;良性发展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与表现

曾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1]李仁武则在《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一文中为网络文化如是定义:“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文化现象”。[2]因此,在网络上的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文化现象就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网络文化需要网络传播来普及与推广。网络传播中既包括主流媒体的传播也包括其他团体或个人传播,这些传播主体共同作用于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而同时网络传播中所形成的网络文化形态又对网络传播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在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便是网络热词或热句。这种网络热词或热句可能源于某一个网络热点事件,也可能源于某些群体情怀的反应甚至可能源于一种无厘头的情绪发泄,但都会在某段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网络流行文化。例如“蓝瘦香菇”这一网络热词,起因是一个广西小伙因为失恋而用带有方言的广西普通话在网上发布视频,倾诉自己内心“难受,想哭”,后来却被网友演绎为“蓝瘦香菇”。这一视频在网上热传之后,“蓝瘦香菇”一度成了网络热词,人们似乎忘了它原本的表达的意思并在网络上演绎着各自的“蓝瘦香菇”版本。再如2009年7月16日,百度“魔兽世界”贴吧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五六个小时内竟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并有大量网友跟帖回复。然而究竟“贾君鹏”是何许人物,却无人得知。尽管此后,有人质疑该事件背后存有营销嫌疑,但似乎网友们并不在意事件的真实性。与此同时,“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热句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并由此衍生出多种版本,并附带着各种不同传播者的个人情感。虽然网络热词或热句在网上一度形成了某种网络文化氛围,但其生命力基本都很短暫。

网络IP剧上的“弹幕文化”是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在网络传播中,弹幕是网友在观影过程中实时吐槽的评论,体现为从屏幕飘过时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评论。这些评论会在视频中特定的一个时间点出现,从而让网友有一种集体存在感。[3]由于弹幕是用户在观影过程中的实时评论,因此这种评论往往与用户所观看的实时内容有很大关系。2018年末,根据桩桩同名小说改编的古代励志轻喜剧《小女花不弃》在腾讯视频上播出,播出期间追剧的用户在网上对该剧的男女主角以及剧中的其他角色发表了大量的弹幕评论。在这些弹幕评论中,喜欢男主的用户亲切在弹幕中称其为“柿子”,这一昵称是源于男主是王爷之子“世子”身份的谐音;而对于剧中反派女一因为其在剧中的姓名是柳青芜而被称为“675”.这种由共同的观看内容而形成的弹幕文化为同一喜好的网友提供了即时性讨论平台,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网络文化形态。

此外,现象级综艺节目衍生的网络文化也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典型特征。如由腾讯视频独家播出的网络综艺《创造101》,是引进韩国Mnet电视台音乐选秀节目《produce101》推出的中国首部女团青春成长节目。该节目召集了101位偶像女团练习生,通过任务、训练、考核,让选手在明星导师训练下成长,通过循环人气投票、暂时淘汰的流程,最终通过人气投票选出11位女练习生,组成全新的偶像团体出道。在该综艺节目播出期间,女团练习生王菊因为其出色表现而赢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支持王菊的网友还专门组成了王菊啦啦队为王菊拉票,甚至打出口号“你不投 我不投 王菊老师怎么红”,“菊姐!我的小眼睛永远只有你!”[4]网友对于王菊的认可除了王菊本人具有一定的实力之外,也跟其草根身份不无关系。因为支持者中有很多人与王菊有过类似经历,也许都是草根,都在经历着辛苦打拼。王菊的成功所衍生的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支持网友的内心状态,他(她)们也许没有华丽的外表,但他(她)们却都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

二、网络文化对网络传播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的关系

文化与传播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互相依存同时又相互影响。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5]同时大众文化又无时不制约着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在传统的信息传播中,传播主体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因此,在传统媒体时代,专业传媒人在信息选择的过程中通过其自身所建立的文化价值体系来筛选其所传递的信息内容;而通过传统媒体渠道获取信息的受众则依据自己所接受的信息内容来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因此在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媒体人的文化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最大的,但在这一阶段受众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因为传播机制的限制却很少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当传播技术发展到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所构建的文化价值体系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二)网络文化对网络传播的正面影响

2011年,一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打拐活动在微博上迅速传播。事件起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该微博在网上得到了网友的大量转发,与此同时,在传统媒体与公安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参与下,形成了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从而使得此次打拐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功,许多被拐卖儿童得以解救。此次以微博为主力军所形成的爱心网络文化氛围是整个传播的前提,而传播中所倡导的“随手拍,传微博”的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影响下的传播内容。同样在2018年“4.27榆林米脂砍人”事件发生后,对于需要救助的受伤学生,微博、微信上掀起了救助接力传播。全社会通过各种网络传播平台倡议为受害学生献血,许多网友甚至开车连夜赶至救治医院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而这种网络爱心传递活动正是基于网络正能量的文化氛围。

(三)网络文化对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

当然,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网络文化中较强的商业性,网络文化的发展中也存在很大问题。2019年新年伊始,一条主播拍跳河视频身亡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网站刷屏。报道称该男子怀有“网红”梦想,并认为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若能火了就不用上班,却最终因为这种极端的做法而失去生命人民日报微评就此现象批评道:“当文字商人没错,但不能尽熬有毒鸡汤;不是打鸡血就是洒狗血,热衷精神传销,操纵大众情绪,尤为可鄙。”因此,当网络文化中融入了更多商业性时,势必会出现更多的文字商人,也势必会对网络传播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如何规范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的良性发展关系?

(一)网络传播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网络传播虽然形式多样、主体多元,但若任由其肆意发展就会导致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的关系恶化而阻碍社会发展。因此要规范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的良性发展,主流媒体必须担当起网络时代的传播重任,做网络传播中的执牛耳者。这是因为在当前的网络传播中,因为网络产生的海量信息,受众往往会在信息汪洋中丧失基本的甄别能力。而主流媒体因其较强的公信力会让受众有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如果主流媒体能利用网络传播平台客观地进行信息传播,就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通过主流媒体的把关机制也可过滤掉传播内容中有违社会和谐的不良内容,并为其他网络传播作以示范,从而使得网络传播能够引导网络文化得以健康发展。

(二)提高网民的文化素质

网络传播时代,最活跃的就是网民。由于传播准入门槛较低,部分网民的素质低下导致整个网络传播环境受到很大污染。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中传播的互动性增强,受众的地位较传统媒体时代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他(她)们在互联网上被赋予了新身份——网民或者用户。这种身份的转变加上网络平台的匿名性让网民产生了极度的心理宣泄感,并在整个网络传播中开始大肆蔓延。尤其是在评论区,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网民毫无节制的粗俗语言,这对于整个网络文化和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经常有网民利用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方式来攻击他人甚至社会,给受害人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困扰和影响,所以作为网络传播中的重要角色,网民的素质亟需提高。

(三)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

要想让促进网络文化与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除了新闻媒体的引导与网民素质的提高外,同时还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对网络传播环境的有效监督。我国监管部门应在网络发布环节加强监管,对于一些污染网络环境的不良内容在源头上进行清理。除此之外,加强网络环境立法,以法律作为网络文化形成和网络传播发展的基本保证。因为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纠错成本过低,部分网友往往心存侥幸,不惜利用网络传播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目前,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已在网络传播中实行实名制登记,并且在网络法律建立与完善方面做出了一定成效,但在网络传播中的早期监管环节还远远不够。因此,在未来的网络传播中,监管部门只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传播的前期监管上,网络传播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健康,网络文化也才会越来越丰富。

(四)传媒专业可开设网络文化课程

在未来的网络传播中,传媒专业学生将成为网络传播中重要主体。他(她)们必须熟谙网络传播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才能担任网络时代的传播重任。因此,在高校的传媒专业中可以适当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领悟力和分析力。传媒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技术及专业课程之外,必须对网络文化的发展做到实时了解,因为这是在未来传播中作为一个职业媒体人的基本能力。例如传媒专业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这方面的课程时,可让学生定期分享其所了解的网络热词,要像培养学生拥有新闻鼻和新闻眼一样去培养他(她)们网络文化嗅觉和视觉,从而让学生在这种分享中时刻留意网络文化的动态发展。

总之,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两者紧密相連,互为制约。网络传播是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外在环境,而网络文化的发展又势必影响网络传播的效果。未来在建立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时,一定要注重网络文化的发展动向;而同时网络文化要想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健康发展,网络传播责无旁贷。因此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明,季爱娟.网络文化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9.

[2]李仁武.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J].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2001,(7).

[3]百科词条http://baike.sm.cn/item/12434164d8993747de4495db0c514562.html?from.

[4]娱乐木木夕.菊家军经典语录在此 菊花宝典送菊出道!终于知道她的魅力……,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68.

猜你喜欢
良性发展相互影响网络传播
地价与房价的相互影响关系
再论中国琵琶的起源及发展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试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专车”模式及其良性发展
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