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任务催化情境浸入式的初中英语公开课

2019-10-21 00:06钱梦娇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

钱梦娇

摘  要:初中英语倡导实施任務型教学,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要教学做合一。本文以一堂公开课为例,将任务型教学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很好的结合起来,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实施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做,学生的学和做。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162-02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二是对事说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这一理论与《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如出一辙,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如何将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于实际英语教学工作中呢?笔者在一次全市公开课上进行了这样的尝试,用任务贯穿课堂,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

1.课堂教学的明线——任务驱动

(1)       教学导入是“铺设任务”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所以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那么教师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创设问题,就是唤起学生自觉学习,激发思维和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

这堂公开课的课题是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3 Online tours Integrated skills:Travelling at home,以真实有效的问题作为课堂导入部分,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表现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尤其对于借班上课的笔者来说,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这堂公开课迎来了开门红。

【导入】

第一,Do you like travelling?

第二,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if possible?

第三,How can we go travelling if we don't have enough money?

这三个问题都是源自学生实际生活,具备真实情境的,符合学生的认知。当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很多学生学以致用都回答了香港迪士尼乐园,因为在第二单元学生们刚刚学习了a trip to Hong Kong,所以此问题也符合了学生学习的前后一致性。而第三个问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也能够引入到我们的课题travelling at home/on the website/on the Internet。这样循序渐进的热身活动为接下来的听力授课做好任务铺垫。

(2)       课堂教学是“研究任务”

陶行知先生说:看书是学,讲解是教。尤其针对这节听力的公开课,更加需要教师在听力技巧上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讲解指导,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综合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所以笔者对这堂公开课设置了5个task,如下表所示:

Task one  Listening: Travelling at home

Task Two  Speak up: My pleasure Task Three

Task Three        “T” or “F” exercises about Sydney

Task Four Part A3 Writing about the online tour

Task Five  Try to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

在处理每一个任务时,都需要一定的预设目标和到位讲解,例如在处理Task one时采用了Listening tips听力小贴士的补充:如Look through the listening materials.在处理Task Two时,重组了教材顺序,实现了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的教育理念。在处理Task Three时,让学生就他们所了解的Sydney做了太阳式的发散思维。起初学生们羞于表达,但是在图文并茂的PPT展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肯定。这是教师与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获得了思维碰撞。通过多种形式的教与学,学生们已经对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3)       合作交流是“解决任务”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那么英语作为语言学科,更加需要学生们大胆的使用英语,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与学中来。尤其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不能仅限于学生的单边活动,更加需要学生的双边活动甚至是多边活动,比如:Pair work、Group work、Discussion、Interview等等形式都可以运用到英语课堂中来。

【师生交流】Language points课中练习

在听力公开课的语法讲解过程中要做到简而精,那就务必保证教师的例句具备真实性和情境性。于是在处理mind doing这个语言点的时候,笔者举了2个例子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师生交流活动。

T:I feel a little hot. Would you mind helping me open the door?

S1:Of course not.

T:You are so kind. Now I feel very tired because I have stood here for two hours. Would you mind my sitting on your desk?

S2:Sorry, youd better not.

T:OK,I see. Its impolite to sit on the desk.

在真实语境中学习真实的语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第二个实例中所涉及的有关manners的情境,教师无形当中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这也是八年级下册Unit5教学内容,这一细节再次体现了教师的教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生生合作交流】Have a discussion how to use the online tour in groups of four.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必须让学生动起来,那么讨论则是动起来的最好方式,教师指导和鼓励学生们大胆的讨论交流,通过质疑、问答、交流、解答促进思维发展,达到学习目的,也对接下来的完成任务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工作。

(4)       语言输出是“完成任务”

陶行知先生主张: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任务型英语课堂的事就是让学生说英语,用英语。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不是死记硬背,不是我讲你听,而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这堂公开课,笔者竭力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形式趣味性,任务真实性。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使main task这一中心任务一目了然,并且降低了语言输出的难度。同时在听力公开课上对听力材料进行复述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对于听课教师来说耳目一新,又完全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做中学,学中用的良好效果。

2.课堂教学的暗线——方法形成

(1)       “铺设任务”,启发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语言学習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教师在课堂上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尽量真实的语言素材,丰富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

在撰写教学案的时候将一堂课分为三大部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操练。每一部分都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在教学案的大方向指引下,学生带有明确目的开始阅读。在课中学习环节亦如此,教师设置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大胆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让学生一步步成长,从乐于模仿,到敢于表达,让学生潜移默化的热爱读英语,从而实现自主阅读。

(2)       “研究任务”,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周密的策划,精心的设计,这些是教师的预设。教师的教学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通力合作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或者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发展。

天长日久,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运用观察、类比和发散思维的方式,丰富了学习活动,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3)       “解决任务”,奠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陶行知先生发现一些“死的教育”使学生听了就像囫囵吞枣,一点不能受益。美国教育学家艾德格·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研究发现:学生仅仅通过教师讲述的方法学习,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从金字塔的第五阶段开始教师就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了,学生转化为主动式学习,教学效果也大大提升。

由此可见,课堂活动多些小组讨论,多些演练,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当小老师,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高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常态化的教与学

(1)       学生课前有三问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所谓课前三问,就是让学生在上课前学会问问自己“what to learn”、“why we will learn”和“how to learn”。带着这三个问题学习,力求下课了弄明白这三个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也就主动的从“要我学”转变为了“我要学”了。

(2)       教师教学重三体

第一,教师是核心主体。

教师首先要从单纯的“教教材”的误区里解放出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和开拓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渊博的学者才能成为合格的师者。也就是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有一潭活水。

第二,学生是关键主体。

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等等都应该是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所获得的能力提升、思维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都需要学生作为主体性去体验、参与和实践的,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课堂的主体。

第三,生活是自然主体。

世界如此的丰富多彩,从教材到媒体,从生活到课堂,从校外到校内,真实的可供教师开发的都可以拿来作为教学资源。倘若把这些鲜活的资源运用到课堂中去,我们教师就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教育”。

4.结语

布鲁纳曾说过这样一句精彩的话:“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一堂公开课只是我对任务教学的一次实践,只是我漫长教学生涯的一小步,教育之路还需要我继续这样真实高效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ENGLISH [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3

[2]范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重庆出版社,2006

[3]生活教育[J],2014(01)

[4]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英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陶行知.陶行知自述 [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化培养
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探究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阅读量对初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