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涛
摘 要:语文学习中有种修辞叫比喻,是指描述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其有相似之处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所谓教学比喻,就是把这种修辞方法移植到课堂上,用学生熟知的且与新知识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事例,对应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配合正面讲解,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物理;比喻;教学;深刻
前言
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习科目,高中物理学习中已经渗透了不少抽象的物理现象及规律。例如电场的学习,若无法用实验的方法展现给我们的学生,而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那学生们学起来肯定枯燥乏味、不能理解到位。但是我们如果能把抽象的规律用比喻手法、打比方的方式变为具体的东西,那学生学起来肯定容易接受,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在一堂光学课上,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呢?”,教师没有马上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学生道:“为什么别人说你象你父亲,而不说你父亲象你呢?”,学生哄堂大笑。教师接着认真地说:“因为你父亲和你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没有你父亲就没有你,所以,只能说你象你父亲。同理,没有入射角就没有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该学生微笑着连连点头。由此可见,恰当的比喻能化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时甚至能在笑声中一劳永逸地解决那些原本很难说清的问题。
物理教学中的比喻还有以下几种常见功能:
1.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在讲解电势的相对性,电势差的绝对性时,我用现成的笑话来进行比喻。“某人想咬掉自己的鼻子,但够不着。于是他站到板凳上,又站到桌子上,最后爬到房顶上,结果还是够不着”。显然能否咬到鼻子不是决定于嘴的高度,而是鼻和嘴的高度差。这则笑话的幽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马上触类旁通,很快理解了电势的相对性。
在讲电场概念时,学生对“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某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与检验电荷电量无关”这一点学生很难接受。此时可用电场比作风,检验电荷比作风中线系着的气球。气球可以检验风的有无、方向以及强弱,但风向和风的强弱与气球无关。这样变不见为可见,学生很快明确了检验电荷是用来检验电场的有無、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且电场与检验电荷的有无无关。
在讲解选修3-5能级跃迁时,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能量大于两个能级差怎么还不能被吸收时,可以给学生举小孩拼积木的例子:两块积木要能完美拼接在一起,它们的凹凸长短必须刚刚好,学生一下就能明白选择性吸收的道理。
2.使复杂过程浅显化。一些物理规律,由分析到得出结论,其物理过程复杂,学生听了仍心有疑虑。这时可不失时机地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如“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可以增大”可用“月存款额逐渐减小而存款总额仍在增加”来比喻,这样学生对此结论深信无疑。又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又不易通过实验来观察,这时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大家熟悉的“船装运货物”来打比方。发射天线比作始发港;高频电流比作船;音频电流比作货物;接收天线比作终点港;调制比作装货;传播比作运输;检波比作卸货。这样化无形为有形,既易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使难懂的模型直观化。在描述微观世界时,物理模型常常在学生头脑中不易建立,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若用比喻可以使模型直观化、具体化。如原子结构模型可以把它比作“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圆周运动”,它们遵守相同的向心力方程,解题方法也相似。这样,用已知开拓未知,既可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思维的发展。
讲到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区别时,许多同学难以分清。这时可以用“独舞摄下的录像”和“集体舞拍得的照片”来分别比喻它们,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它们分别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和“多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再配合正面讲解,从而能使学生对两者本质的区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有些理论描述的微观世界,学生无法亲临其境,再加上想像力又不佳,这给他们的理解带来困难。我们可以借宏观世界中类似的情景来帮助理解。如讲到三种状态的物质分子的运动时,有位老师这样说:“气体分子的运动,好像是夜晚强烈灯光下的一团飞舞的蠓虫;液体分子的运动,又恰似游牧生活,短时的迁移(移动)和比较长期的定居(振动)相结合;固体分子的运动,则象一间关闭的教室里坐满前仰后合,左倾右倒地欢唱的小学生一般”。这样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隐晦的理论通俗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实验得出愣次定律后,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愣次定律所反映的感应电流的规律,一位老师把感应线圈比喻为具有“冷酷”与“多情”双重性格的特殊人物。当磁极来时,线圈的近端产生同性磁极,排斥原磁极,抗拒磁极的接近,表现十分“冷酷”。一旦磁极走时,近端又立即产生异性磁极,吸引原磁极,挽留原磁极的远离,表现相当“多情”。最后归纳成“来拒去留”四个字。这样的比喻,既使学生感到形象有趣,掌握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晓梅.物理教学中巧用比喻化难为易[J].黑河教育,2012(09):71.
[2] 严乾.简述物理教学中比喻手法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