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老龄化在公共空间中的形态转化设计

2019-10-21 19:31许文龙
青年生活 2019年14期
关键词:适老化公共空间

许文龙

摘要: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之地,城市广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山广场作为大连的眼睛、历史悠久的城市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休息场所,同时能很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某些城市空间建造时间较久远,针对老人们的适老化设施设计却远远没有达到需求,而这种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应是最基本的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切实的感受才能使得适老化设计具有“人性化”。

关键词:公共空间;广场设计;适老化

一、大连中山广场基本情况

中山广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圆形广场,大连建市规划上的绝美之作,奠定了大连城市布局-以广场为中心,向周围放射状铺设街道的欧式城市格局,已成为大连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山广场作为殖民时期的产物也具有现代广场所具有的时尚气息,已成为大连人心中的一块宝地。从建筑上看,大连并不是一般的殖民地,“而更像是殖民者为自己建造的怀乡所”,中山广场更是保留了不同时期不同殖民者用他们的怀乡情结所建造的最优美的建筑,从这点上看中山广场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广场。留下浓重的历史烙印的中山广场现在已是大连最繁华的中央商务区,广场几经修缮,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都市白领午后小憩的最佳场所。

平面布局上的广场功能分区也十分明晰,符合“天圆地方”之说,从宏观层面上可以分为三个区域:核心舞台区、内环草坪区、外环草坪区,两环之间的步行道可以看见静坐和散步的居民,夜晚在周围建筑物灯光和路灯、树灯的交辉下呈现出另一番的美景。但通过前期考证发现:广场周围车流量较多,交通拥挤,缺少独立人行道;广场植被稀疏,缺乏管理。

二、大连中山广场适老化改造对策

(1)适老化改造思路

一是交往空间改造设计要符合老年人活动特征和空间需求准则;二是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对于不同的活动特征给予不同的空间设计解决对策;三是结合中山广场现有资源,发挥有利条件,以广场三个中心点进行适老化改造:周围日俄时期遗留的建筑群风格、广场独有的喂养鸽子的现象、广场的圆心即大连城市发展的源头。

(2)适老化改造内容

①建立健全的的管理协调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问题与老人需求相结合的共同体,比如环境的治理、鸽子等动物粪便的处理、交通人行道的设置等。

②建立完善的活动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由问卷调查中发现老人们来中山广场的主要目的以散步走路为主,以此可以设计对脚板有利的地面铺装,比如草坪、鹅卵石地面、橡胶跑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适老化座椅的增加、卫生间和热饮处的设立等。

③增加空间驻留性。通过绿化空间与休息设施相结合的模式,在空间设计时应注意到周围环境渗透与开敞面的营造,给老人们一个轻松自在的交往空间。

④丰富广场空间层次感。增加空间的功能多样性,通过增加绿化配置和活动配套设施的围合来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支撑老年人个体与群体活动的空间重叠性的需求,满足老人们与同龄或其他年龄层次的交流。

⑤适老化和智能化、人性化的结合。适老化不仅要考虑到老人的现有需求,还要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对未来的发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想和解决办法,比如医院定期检查、定期的群体活动组织、夜晚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活动区域的无障碍设施等。

⑥注重细节的把握。老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大,视力、听力、感知力等的下降,导致空间方向感与识别能力减弱,因此应建立具有意向性的标注物,增加空间的认同感,比如增加醒目的指示牌增加老人们对空间、方向和距离的感知,同时在广场上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材质,帮助老人们更好识别空间变化,提高安全防护等。

三、结语

交往活動空间作为老年人精神养老的重要保障,作为空间设计者应充分研究和探析针对老人们的各类需求,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额适老化问题。我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我们规划的是体验,是针对在中山广场活动区域的老人和老人们做出对他们更有利的人性化设计。

猜你喜欢
适老化公共空间
城市社区“适老化”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浅析
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复合型养老社区探索
适老化居住空间设计
城市建设莫忘关注老年人需求
养老社区建筑中适老化设计研究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