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崇玉
摘要:研究表明,反态度辩护可以有效改善因沟通不善或者性格原因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在特定情境下,通过诱导等方式带来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且产生一系列心理效应,从而成为改善人际关系冲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反态度辩护;人际关系;改善冲突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存在各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那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成为了反态度辩护改善人际关系的主要目的。运用反态度辩护法让辩护者产生一系列心理作用,让辩护者产生行为和态度上的改变,从而达到改善人际关系。
一、反态度辩护改善人际冲突的设计思路
反态度辩护的方案设计是改善人际关系冲突的關键,那么反态度方案设计应以激发辩护者产生自我说服或者产生认知失调,然后达到自我纠正,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冲突为目的。人际关系冲突的改善可以从让辩护者产生自我合理化倾向和自我说服两方面进行改善,通过诱导让辩护者产生认知失调然后进行自我说服从而达到自我纠正;也可以让冲突双方有一个准备阶段,在公开明朗的情境下,让辩护者认真思考,使辩护者在反态度辩护后有自我合理化的倾向,使冲突方相信自己的话并且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然后在反态度辩护后可以达到行为或态度上的改变,然后改善人际关系冲突。
二、反态度辩护改善人际冲突的实施策略
(一)冲突分析
由于不是所有的冲突都适合反态度辩护原理来改善人际冲突,所以在改善人际冲突前要先对冲突性质进行两方面的分析。一方面就是产生冲突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没有根本的对立性而产生的冲突,就可以实施反态度辩护来改善人际冲突;若因本质性对立的问题产生冲突,那么要从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再通过反态度辩护来修复双方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发生冲突的人数,反态度辩护法在人数多的情况下并不是很适用,由于人数多,那么每个人都在缺乏外部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的可能就非常小,而且,人数多,效果也会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有很大的影响。
(二)方案设计
反态度辩护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结果是否成功,方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辩护的各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以最大程度的改善人际关系为原则,作出适合的方案。那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反态度辩护法尽量不要用群体或者匿名的方式,最好用个人公开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有助于激发辩护者产生认知失调,带来行为和态度上的改变,从而增强反态度辩护产生的心理效应。第二,可以让冲突方进行自我说服,让冲突方亲手写一篇文章进行公开,可以让冲突方有自我说服的心理过程。第三,强调反态度辩护的重要性,诱导冲突方进行反态度辩护,达到自我合理化以及消除伪善的效果。综上,设计方案应充分激发各种心理效应,还应简洁,做到不影响辩护者的正常心理,不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为原则。
(三)方案实施
方案设计完成后要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要确保反态度辩护达到预期的效果,实施前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自我教育,以诱导的方式使辩护者产生自我说服或者认知失调等心理效应,以达到化解冲突的目的。实施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方案进行实时调整。实施后为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引导。
(四)效果评价
在反态度辩护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既是为了检验效果也是为了总结经验。对反态度辩护可以用访谈法进行效果评价也可以用一些专门的人际关系冲突测量表进行效果评价。要对效果评价的结果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如果效果显著,那就要总结经验,为下次做好准备。如果效果不理想,那就要找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找出原因进行改善。
三、反态度辩护改善人际冲突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单一使用
在改善人际关系冲突的研究中,反态度辩护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也不能单纯以反态度辩护作为解决人际关系的唯一途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反态度辩护。实施过程中也要有多方的配合并且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达到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可解决人际关系冲突。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单一使用,要用多种方法来改善人际冲突。
(二)方法的局限性
因反态度辩护只能在公开明朗或者人数较少的情境下实施,所以实施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冲突双方都缺乏外部正当理由,那么就需要借助其他改善人际关系冲突的方法。如果双方有较深层次的对立,那可能就不适合用反态度辩护来改善人际关系。冲突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多种方式来改善人际冲突,人数较多的话会让反态度辩护达不到预计效果。
四、结语
反态度辩护虽然可以有效减少人际关系冲突和因自身原因产生的冲突,但是受时效范围和适用情境等条件限制。反态度辩护法目前只在辩护者认知失调和辩护者自我说服这两种路径下产生效果,是否在其他方面产生影响,还需进行进一步实践和验证。
参考文献:
[1]王淑英,李雪.运用“人际和谐与冲突理论”改善护理新生人际关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62-63.
[2]向要立.冲突类商务英语信函人际意义的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4(12):101-105.
[3]于梅欣.辩护律师人际策略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当代外语研究,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