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玲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加强健康班级的建设,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负责人员,有必要运用多种科学策略,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注重实施道德文化建设,以便小学生能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以后学习更好理论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以后面对种种复杂的情况做好全面的准备。本文讨论了小学健康班集体的学生道德文化建设,以求能给相关教育人士一些深思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健康班集体;建设途径。
1、加强健康班级建设的必要性。
1.1是健康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需求。
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差,自尊心却在慢慢加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倘若稍微疏忽对他们的正确引导与科学辅助,忽视健康班级的建设与构建,就会导致他们出现心里空虚、精神恍惚的现象,甚至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同学斗嘴,与老师顶嘴,不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学生集体精神的培养。而加强健康班级的建设,能够最大化改善这一状况。它有助于学生及时排除心理的障碍,与老师和同学建立更为和谐的关系,帮学生树立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处事理念,久而久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1.2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小学阶段的课程相对简单,因此,小学生的时间相对充裕。由于他们身心都处在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理念,加之时间又相对充裕,因此很容易对现实中的精神文化感到极大的不满。倘若没有健康班级文化的实施,他们便会将目光放在游戏厅、网吧等一些于他们成长不利的地方,从而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健康班级中的道德文化建设,能够最大化丰富学生的心灵与身体,将他们多余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班级里的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实现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
1.3是健全小学生人格的需要。
健康班级里的道德文化,能够让学生在长时间的熏陶中,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从而充满信心的生活,在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中,生出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便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特别是一些后进生,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不佳,长此以往,被老师和同学忽略。道德文化的实施,能够帮助他们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便于他们在激励的教学方式中,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从而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小学健康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1加强传统文化渗入的力度。
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诸多伟人高尚思想的凝聚,是加强健康班级建设的科学工具。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渗入,以便小学生能够领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自主实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思想,从而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实现个人基础素养的提升。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许多教师在具体的课堂上,依然用成绩来评论学生的好坏。对此,相关负责人要运用多种科学途径与有效措施,转变教师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要求他们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施品德方面的教育。比如可以尝试运用榜样精神的教育方式,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健康班級里的思想政治平台,采用网络的方式宣传班级里的好人好事,例如,拾金不昧,帮助后进学生等等。要求每个家长给予配合,按时阅读品台里的内容,相关负责人也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确保每个做好事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物质奖励的科学性,切莫给予学生太多物质奖励,从而培养出学生唯利是图等不良品质。其次,教师也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有效策略,丰富学生的课后实践,以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生活与学习中各种优秀事件,从而在榜样的熏陶中,逐渐实现个人品质素养的提升。比如可以组织“义卖”,要求学生将不需要的书籍或者玩具等,统统拿到指定的义卖场地,进行实践义卖,让学生在义卖活动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养成奉献精神。事后,相关负责人可以带领学生对义卖活动进行总结与归纳,起到升华学生思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总之,在加强传统文化渗入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以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健康班级文化的魅力,从而自主的参加到维护健康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来。
2.2构建轻松互育的环境。
在健康班级集体文化的建设中,人际交往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显性文化载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彼此的语气、神态等等,都不可避免的对健康班级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换言之,健康班集体教育,其实就存在于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就存在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在健康班级中,每一个人都是弘扬班级文化的集合与代表,因此,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人际交往进行引导,构建出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首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将健康文化真正展现给学生,为学生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注意和学生交流的有效性,深入了解每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众学生之间,既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实现教学中最大化民主。其次,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仔细把握每个学生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换座位、互帮小组等方式来调动学生交往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便于他们互相补充、互帮促进、互相支持,实现共同成长。班主任要注意科学引导班级里的小群体,消除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之间的隔阂,从而杜绝班级中歧视现象的发生,最大化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久而久之,实现对学生集体精神的有效熏陶。
参考文献:
[1]顾黎花. 浅谈如何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发展德育教育[J]. 学子:理论版, 2017:32.
[2]陈京亮.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3):274-274.
[3]唐惠琴. 创建现代化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 教师,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