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2019-10-21 17:45马玲瑶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自主阅读阅读兴趣

马玲瑶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阵地。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个性化阅读的实现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语言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根据课程标准和作者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注重学生多向思维训练等维度探讨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阅读兴趣;多项思维训练;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视角去感知,使不同性格的学生自由发展并获得独特的理解和感受。那么,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我们知道,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和欲望,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的与文本进行接触、品读,并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运用教材的特点,积极创造情境,搭建学生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出独特的感受,领悟人物的真善美,领略文本的意境之美。

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我提出:“桑娜既然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里,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提出:“同学们想一想,她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展开探究的翅膀,激起了对探寻桑娜内心世界的欲望,他们迫不及待地要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非这样做不可”和“忐忑不安”的矛盾之所在。在阅读完文本后,我让学生们自由地谈论他们各自的“独特经历”。解释了桑娜“不这样做”和“不安”的矛盾心理。她的善良纯朴和乐于助人的形象也变得更高大了。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阅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阅读时知道自己想读什么、应该怎么去读,使学生真正懂得他们自己才是阅读的主人,在阅读这个舞台上自由飞翔。

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我把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子画出来,并说说自己对时间的理解与感悟。这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活跃气氛。有的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有的说:“体会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由于这些感悟都是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的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是他们各自独特的感受。这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要求,真正把课堂阅读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这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的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允许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解释文本和表达他们独特的感受。学生只要在自主阅读中提出问题,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宣传他们的个性,才能揭示真实的感受。

例如,在教授“小狮子艾尔莎”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先阅读文字,并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其次,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让学生把有疑问的提出来。学生通过自读后,提出了不少问题,其中有同学提出:“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建立如此难舍难分的感情,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归大自然呢?”对此我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要求全班同學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主学习后,他们的回答不尽相同,个性化阅读的效果在这里得到体现。有的说:“小狮子爱尔莎是兽类,它更适合在大自然生活。”有的说:“作者虽然舍不得小狮子,但如果小狮子长期脱离了自然界,就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的说:“作者这样做是为了培养爱尔莎它在大自然生活的独立能力。”

四、注重多向思维训练

莎士比亚说:在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反映了思想的多样性。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他们的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和思维也不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对学生多向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阅读个性化的目的。

如《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老天鹅破冰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读者被老天鹅与众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精神所感动。我在授课的结尾向学生抛出:“猎人以打猎为生,看到一大群天鹅,为什么放下了猎枪?”对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学生需要结合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才能得出答案。有学生说:“是猎人对这些天鹅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射杀”;也有学生说:“天鹅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还有学生说:“天鹅的精神感动了猎人,使猎人放下了手中的猎枪”。由此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拓展了学生个性思维。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组织阅读教学,按照因材施教,并展示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学生个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艳.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研究[J].新课程(中).2017(10):50.

[2]  陈爱娥.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实现途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0):57-58.

[3]  郭荣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阅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0):56.

[4]  芦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25-226.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自主阅读阅读兴趣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