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摘要:尽管全社会已经意识到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但是我们长期以来依旧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人们通常会狭隘地将它理解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或事业'范围也仅仅局限于自主创业,由此造成的一个实践误区就是在高校中蓬勃开展的创业教育几乎千篇一律地将培养自主创业者作为其主要目的,需要理清在此背景下美术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创新创业、美术课程、改革探索
一、培养现代美术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探索
在学生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从理论性迈向美术应用性的过程中,教育工作理念要有所转变、有所思考、有所创新。首先是继承中创新,在原来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人性化服务,如何简化相关程序,如何提高学生的"三自"能力,发挥学生自主的积极性。其次是整合中创新,学生工作要有整合资源的意识,特别是校外的资源,在现有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的基础上,还要有整合政府资源、政策资源、校友资源等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资源。三是借鉴中创新,要放开视野,通过网络资源,在全区范围内借鉴别人好的经验与做法,结合实情,有利于学生美术教育的创新。
在当代几路教育学人的推动下,21世纪初以来,教育理论界其实已经有不少文化及社会取向的优思与探索。从沉思中国教育改革如何应对剧烈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生命意义”的迷失,到审视西方“经济全球化”与“消费主义”文化泛滥造成的教育挑战,再到考察中国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受制于什么样的“社会基础”,过去十多年来,教育理论界已广泛采用“文化”与“社会”的跨学科与框架,来分析当代中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文化”与“社会”问题。甚至在考察中国教育的历史演变"面相"时,也有许多教育学者十分重视分析在教育演变中起作用的种种“文化”与“社会”力 量。不仅如此,过去十年,教育理论界还兴起了一场"叙事硏究"运动,许多一线教师或其他从未被教育理论话语详细描述过的"无名者"纷纷成为"教育叙事"的文本。
二、创新创业背景改变美术教学方法,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多年来,美术课程教材都过于强调科学知识的体系强调科学概念的学习、强调文本学习。而在美术课堂上,老师也习惯于采用"读理论、重技法"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这样的科学课堂往往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过于抽象,老师讲的知识离自己的生活过于遥远。时间长了,学生便对冷冰冰的书本失去了兴趣,对美术学习也失去了热情,表现出消极的情感和态度。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任教科学学科的老师们开始转变教学的观念,对美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其实,美术教育的内容是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美术教育中关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方面的许多内容都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低年级学生是一群对自然界充满好奇的少年,按照常理,他们对美术实验课程中的科学事物以及现象是应该产生学习兴趣的。因此,只要改变科学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亲历探究活动,就能够满足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増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和感悟,最终使学生形成热爰美术的情感态度及良好的科学素养。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注重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注重倡导合学习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注重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亲近自然世界,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美术知识的快乐,体验利用美术原理成功解释现象的喜悦。
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领悟到,课堂是小空间,生活是大舞台,当美术探究融入到学生生活中的时候,学生就会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感受到美术探究的鲜活与具体。因此,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比让学生看图片更为生动,更贴近生活,更能够体现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从而也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质量和效率。体验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美术创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18年1月,我们对所有班级进行了一次关于美术课程的问卷调查,据统计数据发现 , 大学一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美术专业课的占100%,有31 %的学生希望科学课每周増加到2节以上。实践证明,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授课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能够提高美术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使学生从 可以感 受到科学知识与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逐步领会美术创新的本质,培养学生热爰科学、乐于探究的良好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的情感发展。
“初始之物,其形必丑”,实验课程体系也是如此,它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因而研究实验课程的适应性,实质上也是研究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研究课程主体对课程进行取舍、选择、修改、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实验课程本身不断深化、不断矫正、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得以提高。
三、创新创业多元化原则的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就评价内容而言,多元化原则要求评价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这种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 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即使学生的学习成就评价范畴中,也不能仅仅依靠测验成绩,应涵盖与认知有关的态度、兴趣等行为的考查。素质教育评价必须提倡多元化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也可以把小组互评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这种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学习里,学生应该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在素质教育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素质教育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学生自评是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教育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最好体现。学生相互评价是获得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平时同学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多,相互了解也较深,进行学生互评时得到的信息就会比较真实和具体。但在互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评价不一定都是客观公正的,在评价过程中,有时难免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有的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评價同学,有的则不能,特别是在评价自己的好朋友及平时与自己矛盾较大的同学时尤为明显。评价自己的好朋友往往倾向于较高的评价,夸大优点,隐去某些缺点,评价与自己矛盾较大的同学时倾向于较低的评价,夸大缺点,隐去某些优点;还有的学生因为害怕得罪同学而只说优点,不提缺点。针对这些情况,教师既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参与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以一种客观公正、严肃认真的态度参与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评价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互评结果要分析看待,不能简单下结论,必要时要给被评学生解释的机会,以避免学生之间的矛盾激化。只要引导、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评价的目的和内容,熟悉评价的过程和程序,学生互评结果就是了解学生的极其宝责的资料。
总结:
总之,这里已不必再去论证整个现代美术教育的文化生产属性与功能,也不必继续梳理报刊、学术群体等教育界生产、传播“新文化”的重要工具,而从创新创业到以前的中国教育界寻找更为微观的"新文化"生产与传播机制。课程改革正是一种更为微观的“新文化”生产与传播机制。虽然尚未专门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教育界的“创新创业”实践,但其议题其实已经涉及课程改革,也揭示了课程改革对于"创新创业"实践的诸多显著"规训〃作用,只不过其侧重点是考察创新创业以来美术教育与学科体系大学学科系所建制以及学科硏究与教学典范(标准)等层面的官方课程改革行动,从而呈现了现代中国美术科学人是在什么样的学科课程制度结构中从事“创新创业”等现代教育文化过程的生产。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清华经管学院MBA创业大赛点创新明灯燃创业火种[J]新华财经, 2015
[2] 钱慧荣, 杨阳. 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 2017
[3] 刘忠宝, 马巧梅, 宋文爱, 等. 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