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华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占有较大比重。准确解答阅读理解题,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要使学生做到准确答题,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准确解读命题人的出题意图,把握题目中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审题能力;策略
在初中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占有较大的比重。准确解答阅读理解题,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而要使学生做到准确答题,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能准确解读命题人的出题意图,把握题目中有价值的信息。而目前,许多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审题能力不强。
一、探究审题能力不强的原因
1.从教师角度看: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教师经常包办代替,使学生养成了依赖性。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意识比较薄弱,他们往往为赶进度而教,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收获。在讲评阅读理解的练习时,不少教师也没有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审题的展示,面对沉闷的课堂,面对等待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大包小揽,唱独角戏,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滋生起依赖的不良习惯,远离了热爱思考、挑战困难的好品质。
2.从学生角度看:首先,是知识储备不足。比如在阅读理解中,有些学生时常将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修辞方法混为一谈,概念模糊怎能答好题?其次,是消极的心理在作怪。如懒惰、怕动脑筋、依赖他人的心理,遇到题目比较长、比较难读通、难理解的,就不去思考,不去認真读,内心把它归为不会做的题目,主动放弃,空题不做或胡乱作答,应付了事。再如思维定势,也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这一类题,往往采用一定的套路去思考,简单规范的倒也不会错,而一旦遇到变化了的、复杂的题时,思维定势起作用,粗心大意,不能发现其中的变化和复杂性,还是按“老印象”处理,自然会出错。最后,是不良的审题习惯害人。很多学生做题时急不可耐,具体表现为:阅读文章时,匆匆忙忙,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为审题答题埋下祸根。读题时,缺乏耐心,经常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不能对题目进行全面、细致、正确的剖析;长一点的题目甚至没有完整读完,往往断章取义;更有甚者,随便取舍,自己挑些内容读,根本不顾及题干的整体性。
二、探究提升审题能力的策略
1.巩固知识,积累先行。在阅读理解中,学生审题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概念不清。如不少学生不会区分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没有体裁方面的知识,也就无法用相关体裁的知识去准确作答。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整理、归纳,帮助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积累了阅读方面的知识,就为准确审题打开了方便之门。
2.改进习惯,规范操作。不良的习惯,严重影响了答题,所以必须养成答题的好习惯。
一是“读和思”。“读”是“思”的前奏,“读”得好才能“想”得出。读文章,读题目,要读得仔细,读得准确,读得完整,读得清晰。读文章,要有耐心,不可以走马观花。读了还要思考,掩卷沉思: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写作用意是什么?怎么去表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然后读文章后面的题目,读题目中的每一个字,仔细读,不漏读,不错读,不跳着读,要边读边区分清楚:题目中什么是题干,什么是要求,关键词是什么,这个题目命题的指向是什么,该用哪方面的知识回答,好好斟酌一番,不能出错。可以把题目中特别需要留心的字词圈画出来,显得醒目一些,引起重视。
二是“细推敲”。阅读题是灵活的,没有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答好的。对于阅读题,在解答之前,要细审如下内容:审文章的体裁,审题目的类型,审答题的角度,审答题的思路,审答题的字数,审答题的范围等。细细推敲,想得越清楚往往正确率就越高,但注意不要钻牛角尖,还要突破思维定势。
3.活跃思维,固本清源。审题能力是阅读能力、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还是思维能力。要从根本上提高审题能力,当然最关键的是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因此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就是“源头活水”。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多读好书,开阔视野,积累知识,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汲取养料;勤于思考,在课堂上、作业时都要积极开动脑筋,不能偷懒,要锻炼自己的思维,思维水平才能提高;乐于探讨,要在课堂、课余时间,对于疑难问题与老师、同学、家长等一起探讨,在探讨中智慧碰撞,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多尝试,遇到有挑战的题目,不要轻易放弃,应该执着一些,下点决心。
4.强化训练,反思提高。在教给学生审题的“门路”之后,还得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训练是必须的,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方法通过实践去检验,并在实践中自我思考和摸索“如何使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难点,而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审题能力,是找到了化难为易,提高语文阅读得分的一个突破口。虽然提高阅读理解的审题能力实属不易,需要教师长期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和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但“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只要沿着“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之路走下去,就能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