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音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对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尤是如此。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更多的选择,不论是就业或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中职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通过革新教学理念,创建和谐语文课堂;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教学实践,提高知识运用水平等措施,吸引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日渐细化,专業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中职院校成为培育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中职院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既离不开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也离不开以语文为基础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从性质上来看,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以其自身的人文性影响着学生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职业道路的发展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纵观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着中职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忽视语文课程的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革新教学理念,创建和谐语文课堂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中职语文课堂,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决定着教学的方向,也左右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被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也不利于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中职院校专业的特殊性,又要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围绕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在专注中职院校课程专业性的同时,兼顾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例如,在《我的母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以及母亲为人处事的方式及对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截取文中的具体事例,如在战乱中不慌不惧,想办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想尽办法筹集钱财送“我”上学,送三姐出嫁等,以对事例的讲解凸显母亲的伟大形象。以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为主题,将学生的视野拉回到课堂和生活中,引导学生讲述日常生活中与母亲的经历和故事,并表明对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而实现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
二、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较为单一,通常采取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形式进行教学,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中职语文教师要在全面把握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综合专业课程的性质特点,结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将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组教学等教学形式引入到中职语文的课堂上来,在相对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例如,在《我的空中楼阁》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可知,本课采用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即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描绘了一幅生活画卷。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描绘的具体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像、视频、音频的形式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教学,营造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与此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解析文中展示和传达出的景物、意境等。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三、开展教学实践,提高知识运用水平
中职语文的教学,要以服务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为前提,结合中职院校的具体专业设置,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建筑、机械、计算机、电子等不同角度审视和感知语文的魅力,以具体的实践活动为媒介,阐述不同专业视角下的语文,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感受语文在专业学习及之后的职业生涯中的价值所在,从更深层次实现学生知识运用水平的提升。
例如,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十几岁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以情景剧、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形式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帮助学生价值体系的构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运用水平。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新课改内在精神的基础上,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围绕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创建和谐高效的语文氛围。在现有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形式,进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立足中职院校专业教学的基础,明确中职院校的培养方向,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特点,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梁运仕. 我的课堂教学观——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7):136.
[2] 董丽欣. 提高职业中专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