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10-21 13:24王玲玲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1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解决对策

摘要:在最近几年中,我国正在大力进行会计改革,所以这对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会计改革要求,过去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核算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进而对我国高校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当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我国高校在对其进行内部控制时,常常涉及到多个方面。尽管我国大多数高校现已构建了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针对固定资产的所有环节,包括固定资产预算、固定资产配置、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等,并未制定相应内部流程管理监督机制。我国各大高校在进行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常常对固定资产的增量管理给予过高重视,并未对存量管理给予高度重视,进而严重浪费资源,且需要重复配置固定资产。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监督不力、程序不够规范、职责模糊等。

(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之间出现严重脱节

我国各校所有职能部门均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针对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核算,主要由财务部门来负责;针对固定资产的处置、调剂、配置等,主要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针对固定资产的运用与占有等,主要由使用部门来负责等。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是不存在任何关系的,二者是互相独立的,在款项支付、资产验收入库两个方面,常常存在时间的不同,针对资产管理工作,我国高校资产采购部门并未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在对财务进行报账时不够及时,造成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之间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

(三)高校尚未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固定资产管理观念

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是高校固定资产的主要投入来源,收付实现制是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基础和依据。针对固定资产投入需求,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未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并未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使用成本进行深入考虑,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尽管我国很多高校均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过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尚未切实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绩效管理缺失等。

二、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在政府会计改革发展形势下发生的变化

(一)对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确认标准进行重新界定

针对固定资产的概念,过去的相关标准对“持有”进行了着重强调。根据《新准则》,固定资产的新概念,就是指为顺利开展业务活动或者其他相关活动,政府会计主体对单位价值高于规定标准、使用时间高于12个月进行控制,同时在对物质进行使用过程中,不改變其形态的资产,如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房屋等。根据以上对固定资产新概念的论述,不难发现,所有权在新制度中是有所弱化的,新概念对使用权、控制权给予了着重强调。另外,针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新准则》也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例如,如果固定资产不需要进行安装,在其通过验收以后,便能够予以确认进行有关的财务处理。所以,这样对财务价值与实物价值之间的脱节问题能够进行有效解决,不过高校财务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财务技能。

(二)在核算固定资产时改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方法

根据过去的制度,为对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进行核算,对固定资产有关业务进行双分录核算,专门设立了一个净资产科目,即非流动资产基金。在我国政府制定的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将资产类基金科目予以取消,对双分录、双基础、双功能的核算方式进行设立,同时在核算固定资产时主要选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方法,充分表明,为满足预算会计、财务会计的核算要求,在当前我国现行的新会计制度下,在核算固定资产所有业务时,均需要选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方法。例如,针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与支付款项,通过事业支出科目来进行预算会计的借记,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来进行贷记,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来进行财务会计的借记,进而大大提高了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

(三)固定资产在折旧管理方面出现极大的变化

根据《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折旧,会造成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减少,对支出并未予以计入,其本质即为虚提折旧,当期费用并未将固定资产的耗损计入其中。根据《新制度》,固定资产应当计入的折旧费用属于成本,折旧额被计入为当期费用,同时对固定资产应实提折旧予以明确,充分表明了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这对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起到有效推进作用。根据《新制度》,针对固定资产折旧时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即当月不再计提减少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当月开始计提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折旧。另外,针对固定资产的最低使用年限与折旧方法,我国政府相关文件对其进行了明确,充分表明我国各大高校一定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给予高度重视,一定要固定资产折旧工作进行彻底落实。

三、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在业财一体化的引导下,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自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和贯彻现代管理思想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即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而为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有效地推动作用。为能够互相传输、实时共享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应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对财务系统、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同时全面梳理、重新规划设计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核算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全过程控制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全过程管理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对价值管理、实物管理脱节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各大高校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高校一定要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当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一定要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有效改进与增强,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不断进行提高。

(二)对完善、科学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制定

在当前我国大力进行会计改革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种类、范围等进行明确,职责分工要清晰,同时有效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置、使用、保管等,同时对固定资产的监督、检查职责进行明确。

(三)对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流程不断完善,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补提

根据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要求,在原制度中高校没有计提折旧的,在2019年年初一定要进行账务处理、补提折旧。基于此,我国各大高校一定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首先要核对固定资产的账目,其次核对财务账、资产账,保证固定资产数据的正确和真实,最后财务部门来处理补提折旧的账务。针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将其划分为4大业务流程,包括内部调拨流程、资产折旧流程、资产处置流程、资产新增流程。资产系统将有关业务数据和传输到中间库,然后财务系统读取、处理中间库数据,同时要及时传输、维护中间库的状态与数据。通过及时对接资产系统与财务系统,对固定资产核算的整个流程管理进行优化,最终促使固定资产全过程一体化核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阳朝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

[2]程艳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当代经济,2019(1).

[3]汪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17(2).

[4]崔毓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7(6).

作者简介:

王玲玲,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改革解决对策
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驱动现象与机制探讨
浅析政府会计基本准则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动因及英国实践的启示
德法政府会计改革的模式比较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