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
摘要:建筑物一直以来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强大的辅助作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以其为行为的发生地。建筑的发展从最初的使用功能占据主流地位到今天的使用和美学二者并肩前行的局面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如何将我们的文化和建筑完美地结合起来是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此,文章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解决应用方面的问题为核心,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元素
我国的建筑行业走到今天可以说早已经过了仅仅展现使用价值的阶段,人们更渴望的是通过建筑表达和传递出一定的思想和理念。其中,园林作为我国建筑物的典型代表,它的景观设计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是目前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一)字面释义
首先,文化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文可以引申理解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性符号、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礼则是改造、教化之意。其次“文化”在中国古代多以动词的形式使用,且多与“野蛮”、“武力”等词语相对,词语本身多用于表现精神层面上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指中国特有的、带有传统标签的能够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的文化元素。
(二)特点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历史悠久肯定是第一特点,这是跟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相一致的。其次是世代相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是它能够坚持走到今天并且历久弥新的主要原因。第三则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有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和集合性所造就的。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五十六个民族的融合交汇最终造就了今天极具特色、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后就是它的博大精深,这个主要是内在的比较隐形的特点,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个深入的解读之后才会得出的结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创新之处
上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关键因素的分析,清晰了传统文化的形象,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还需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思想理念的加入
思想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核心的一条线,也是贯穿古今的一条纽带。首先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自然是“儒家”的一系列思想理念,诸如:仁爱、和、明礼等。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借助原有地形、地势的条件去依势建造,突出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或者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原生态的改造,打造一方最为原始生态的园林景观这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理念的体现。
(二)文字图画的借鉴
文字和图画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和表达的载体。首先文字自然是汉字,中国的汉字以表行、表意、表音为主,在园林景观中大多借鉴汉字的行和意,例如“和”、“圆”既有外在的形象设计又有内在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多方面激发设计者的思维。在园林整体布局中“四方为和”、“圆润通达”都是典型的代表,例如:苏州的畅园亭台楼阁的布局就是如此。其次是图画,图画包括图案和画两部分。其中图案主要是对中国文化中从古流传至今的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图案的引用,例如年年有余、庆丰收、孔子杏坛这些图案的运用能够迅速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和思维的交流。而中国传统的画做主要有: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它们各自笔墨间的流转就对对园林景观的造型、布局、线条的使用有着独特的文借鉴意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三)色彩的搭配
一般说道色彩都会理解为美学上的七色或者更复杂的配色。但是中国传统的颜色指的是:水湖蓝、草青、靛青、赤红等这样的颜色分类,从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各自所代表的情感因素和色彩因素。可以说中国的颜色不仅仅是颜色,更是内心世界的抒发和表达。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点。例如:在盆景的设计中,淡雅浅粉的荷花配以水湖蓝的花盆,而雍容华贵的牡丹则需以朱红赤纹的花盆来搭配,这一深一浅的颜色之间彰显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和统一,更是给人以视觉上的协调。
(四)表达方式的运用
不论是思想理念还是语言文字还是图画等都是要表达出来、展现出来,才能予以情感的传递。而表达就会有表达的技巧,一般分为:开门见山、婉转、转折、留白、借鉴、重现这几种。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即可以开门见山式的将景色和理念传递给大家,例如北方园林中推开门就映入眼帘的恢弘大殿。当然可以通过曲折的方式婉转地表达自己的理念,例如在苏州园林中最為普遍的曲曲折折的回廊。当然也可以给人们流出想象的空间,供大家各抒己见,同样的也可以将已经不存在的景观通过现代园林技术得以重现,给予人们回味历史和记忆的载体。
三、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
上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罗列了可供设计者们参考借鉴的创新之处。但是对于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是各民族文化的庞大集合。因此,好与坏是兼具存在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使用我们要创新要以“一分为二[2]”的辩证理念去看待它。所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在借鉴它之前的首要环节。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的区分。对于已经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的设计者们也一定要坚决予以摒弃,对于符合时代潮流的主流文化要充分弘扬和借鉴。
(二)因地制宜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大的行业,它所面对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而中国又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的大国。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自然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需求。如何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突出地域和人文特色就是园林景观设计者们进一步要达到的目标。对此,最好的手段就是因地制宜。传统文化的借鉴是希望中国的园林景观具有民族和国家的特色,而不是体现出千篇一律的统一性。因此,相同中有不同就是关键,这“不同”就是要根据园林景观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来显现。例如,西安的园林景观同样也是北方的园林,但是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它要体现的是古代都城的恢弘和气宇而不是辽阔和荒芜。
(三)内外兼具
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表有鲜明的特色,但更深的内涵是要深入文化本身中去发掘的。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而言,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园林的外在造型,但是要经得住时间和众人考验的依旧是内在。因此,将传统文化元素展现在现代的园林景观中不仅是外在的借鉴,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理念、思想的表达。一个好的园林景观必然传递出设计者独到的见解和理念,同时这种理念能够得到众人的欣赏。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传统因素的融合要内外兼修,否则只空有外在的很难持久的存在,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
四、结语:
现代园林景观是现代艺术和建筑的结合体,也是美学的另一表现方式。园林景观可以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传统因素也为现代园林景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二者可以说是互利共赢的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前进。
参考文献:
[1]方中飞.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 现代园艺, 2017(10):54-54.
[2]姜南军.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花卉, 2017(10):86-87.
[3]余航, 覃旸. 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神州, 2016(23):16-16.
[4]陈寿朝. 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策略中的创新运用[J]. 现代园艺, 2017(2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