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分析探究

2019-10-21 06:41刘春利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分析探究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刘春利

摘 要: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入手,积极寻找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以期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小学教育事业未来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朗读 教学有效性 分析探究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意识与各项能力的重要时期,而朗读则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能够有效的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打破应试教育观念所带来的桎梏,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

1.课堂主体地位缺失

新课程教育改革强调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将课堂活动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才能更好的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但现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受传统教育影响较深,在授课时往往会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中心,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既不注重对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也很少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因此在缺乏学生实际课堂学习反馈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而且教师在开展课堂朗读教学活动时,常使用教师台上读,学生台下读的教学方式,不仅不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际作用,也忽略对其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枯燥的课堂朗读环境中,不仅很难激发参与学习知识的兴趣,也在依赖教师单方面朗读授课的学习方式中,逐渐丧失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2]

2.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较深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迈入学习生涯的初期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意识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的社会大环境下,教師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通常情况下会将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所以课堂授课范围通常会与考试内容有直接联系,并不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各种学习能力。课堂朗读作为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关联性较低,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朗读教学活动时,教学方案常显得过于形式主义,只是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一句话一句话的读,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不仅很难提高参与朗读活动的兴趣,同时缺乏课堂质量的教学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与朗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活动已经迫在眉睫。[3]

二、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具体途径

1.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与阅读次数呈正比例关系,所以有效的朗读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基础。而朗读作为培养学生朗诵能力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需要教师重视课堂朗读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教学理念的创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新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预留出两节课的时间作为讲解课文前的朗读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在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例如教师在讲授《落花生》的课堂教学内容时,将提前准备好的预习内容下分至每个小组,使学生能够更有目的性的完成预习活动。在课上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使学生将课前预习内容进行总结汇总,并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前将预习成果,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在讨论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由于文章的篇幅不长,所以教师要求全体同学先通读遍文章,再将本节课的重点词汇“爱慕”、“吩咐”、“价钱”、“榨油”等词语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根据词语在文中的具体位置,进行对文段情感内容的概括。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不断理解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同时也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与自身不断的思索探究中,能够提起对参与课堂活动的极大积极性,在锻炼自身朗读能力的同时,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观念与价值态度进行更准确的理解与认识,而摆脱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讲解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自身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朗读课堂学习中,从而在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2.打破应试教学观念的桎梏

语文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朗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打破应试教学观念的桎梏,结合实际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与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各种综合能力最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与对话,切实了解每位学生对参与朗读活动的实际需求与学习反馈,才能结合实际的制定出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案。另外,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朗读素材,在吸引学生参与朗读活动积极性的同时,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4]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想要有效提升朗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需要意识到开展朗读教学存在的阻碍,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模式进行创新,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更加生动有趣的朗读环境中,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朗读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在完成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各项综合能力,成为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王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56.

[2]岑素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3]曾晓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5.

[4]吴银锋.重视朗读,让你的语文课堂精彩无限——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157-158.

猜你喜欢
分析探究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关于税收应用中的数据库安全机制浅析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