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 05:39吴冬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应用策略意义

吴冬奎

摘 要:在“先学后教”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课改教学中应用最为普及的就是学案导学模式,本文也是围绕此进行展开论述的,首先解释了学案导学的定义,接着分析了初中课堂教学引入学案导学的意义,进一步提出了学案导学的应用策略,深入探讨了学案导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全方位提升初中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案导学 初中课堂教学 应用策略 意义

一、“学案导学”的定义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可用于交流和评价的导学方案(即学案),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让学生首先课前根据学案自学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技能去初步探究问题。[1]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照学案中已经预设的问题,看看哪些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讲解,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完成课堂目标。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可以进行一些随堂练习或检测,全面总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学案导学不但是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反馈了具体的学习过程。

二、“学案导学”的意义

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意义有二:

其一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所谓新课程改革,改的就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施填鸭式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角色,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帮助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授学生以鱼,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己“捕鱼”。因此学案导学的价值也就体现于此了,学生提前自学以后,和同学们一起在讨论中获取知识,发现真理,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其二,改变教学现状。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而且自学能力也很弱,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采取学案导学的方式也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2]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最大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以及建立良好学习习惯,这也就进一步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果。

三、学案导学的应用策略

最能体现新课改的地方就是学案导学的应用。针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制定好学案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学案指定的越详细,学生学习也会更容易。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第一步,学案导学中最关键的就是‘导字。教师的身份是引导者,所以应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充分的研究教学内容,明确当前授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应该把握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教师要细化课堂教学目标,同时要始终确保教材、课标以及学案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想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清晰的认知课程知识内在的结构。鉴于此,集体备课对于制定出最佳学案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的同时也能增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步,新课程改革为的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构建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教师可以将自己制定好的学案预先发给学生,并且督促他们进行预习,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自己的问题。[3]等正式开课时,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疑问,最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第三步,尽管教师极力構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依旧有学生无法跟上授课进度,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将课堂所学知识的精华再串讲一遍,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而且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再一次呈现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在进行知识回顾时,也可以用贴近生活现实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必要时,也可以设置一些别开生面的随堂测验,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空白进行补充。同时针对作业的设置,必须和课堂内容有机结合,不能过于程序化,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做可以留给学生更多探索的空间。

四、完善学案导学的建议

实施学案导学的过程免不了会遇到问题,针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改变教学理念。虽然国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短期内很可能看不到结果。可成绩的上升却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大多数教师仍旧倾向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不得不采取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重点以应付考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了很多知识,却没有任何思维的过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弊大于利。尽管刚开始实施学案导学会有一些不适应,但是如果教师可以坚持引导学生,改进不足,还是很有意义的。

其次,关注全体学生。学生之间是不同的,教师在实施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差异性,而且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有自己的学习任务,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讨论问题时,教师也要学会引导学生,不能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要确保授课的整体思路的连贯性。

最后,做好教学总结。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教师都应该仔细记录,这样也就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有利于教师对于学案进行修订。毕竟学案的存在终归是为了教学本身服务,因此不能搞形式主义,仍旧应该以教学任务为主,以督促学生参与为核心。做好总结工作,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结语

学案导学模式之所以逐渐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就在于它可以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进课堂的教学中。文章探讨了学案导学的意义,也谈了实施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斯琴格日勒.基于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6):134.

[2]刘影.初中化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王晓雪.“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2):270.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应用策略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