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解析

2019-10-21 05:39孙庆斌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规避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孙庆斌

摘 要:一直以来,体育课都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许多学生都喜欢在体育课中打篮球、踢足球等,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也能与同学增进友谊。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也需要充分认识到潜在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作为体育教师有必要采取合理的规避与应对策略去避免学生出现安全问题,这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与重点。

关键词:初中体育 安全问题 规避 应对策略

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向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是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意味着需要在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另一方面是学校与家长对孩子安全问题的担忧以及对学业得更为看重,所以会对体育教学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1]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做好对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是目前体育学科良好发展的根本,需要我们对其中策略展开深入探析。

一、初中体育教学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思想与行为方面的不重视

许多初中学校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并未提高重视以及得到切实落实,尽管现如今学校对安全问题极为看重,但往往更多的是要求体育教师去制定更加安全的体育教学计划,甚至本末倒置去暂停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体育教学项目,从而暴露出了与初中学生体育技能学习实情不相符的现状。不难看出,学校种种措施的推行并没有认识到学生在体育锻炼与体育安全中的主体作用,倘若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得不到提高,依旧无法保证其安全性。可见,各方面在思想与行为上表现出的不够重视,是导致体育安全问题频出的主要原因。

2.体育教学存在疏忽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并完全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要领便随意发挥,尤其是在体操、田径等项目中,这种疏忽会直接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很多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中,如足球、篮球等,都会因为学生的激烈对抗而出现摔倒、碰撞的安全问题,再加上施救不及时,也就造成伤势加剧。此外,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安排与保养工作没有受到重视,导致学生受伤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

二、初中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

1.开展体育安全意识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都需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体育教师要在自己做好安全方面的工作之外,还需要对学生展开必要的安全教育,其中包含安全思想与安全技能的教育,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个体的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技能。[2]此外,我们也需要了解到许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生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听从教师的指挥或是教师不在场,所以体育教师除了要向学生示范标准的技术动作以及提醒学生不得用易受伤的动作之外,还需要无时无刻去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察觉不规范之处便要多加强调,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且动作幅度不得过大,不能给自己带来伤害,也不可影响到他人。

2.做好体育课前准备工作

在体育课开始前,体育教师需要对场地与需要用到的器材进行检查,保证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清除。比如发现场地存在不平整或是器材有质量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整修与维护。此外,还需要求学生在上体育课前换好运动服与运动鞋等宽松轻便的服装,将钥匙、小刀等坚硬小物品取出。上述必要准备工作无误后,则需要开展活动准备,只有保证学生准备活动的充分,才能有效降低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所以体育教师需要通过每节课的坚持去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活动开始前进行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一般来讲,准备活动要结合教学内容及运动量去调整,尤其是接下来运动量较大或是使用某个部位发力较多时,需要做好针对性的力量、伸展等方面的准备,很多技巧与危险并存的项目如单双杠、撑竿跳等,一定要在保护充分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教学,唯有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何时出手、如何着地等技術要领,才能够保证其安全性。此外,教师在准备活动中可为学生讲授实用的自我防护方法,比如摔倒可顺势向前翻滚、高处掉下要顺势蹲下缓冲等自我保护动作。

3.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合理性

体育教师在对体育教学计划进行制定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要对学生掌握存在难度以及易出现安全事故的技术动作熟记在心,提前制定好安全防护预案。对体育技能的教学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并且每堂课的运动量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身体状况去合理安排。此外,在分组教学与联系中,要保证安全措施得到全面落实,比如在接力赛跑中要时刻注意学生之间出现的碰撞、绊倒等情况;在跳高教学中需要严格把控学生之间的距离,保证学生可以完全伸展动作而不会受到干扰;在应用到器械的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器械之间以及器械与人之间可能因为碰撞而出现的安全事故;在做柔韧性的体育练习过程中,要科学要求学生的动作幅度、速度与力度,避免因为瞬时用力过猛而出现腰肌损伤、韧带拉伤等情况。

4.掌握必要的体育安全事故急救方法

虽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了许多防范措施,但依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安全事故,所以体育教师要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运动医学常识,对常见的体育安全事故急救方法要熟练操作,保证学生出现运动伤害时,可以及时且正确地进行伤势处理,避免伤情恶化且为专业救治赢取时间。[3]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在体育运动与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密切关注,倘若察觉学生存在心理波动,比如打篮球故意犯规、踢足球铲球动作粗鲁等,需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将其替换下场且做好心理疏导,避免情绪的继续恶化而导致事故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安全是首要前提,同时也是重难点。作为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更要对体育安全问题提高重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通过对各项安全工作的实施去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中更加快乐、安全的学习与运动,唯有良好规避与应对各种安全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体育教学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伟星.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19):111-111.

[2]段红霞.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J].求知导刊,2016(10):59-59.

[3]吴金秀.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下),2013(9):127-127.

猜你喜欢
规避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新时期企业的税务风险与规避之道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风险与规避对策
中国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