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璀璨
摘 要:小学教学体系当中数学作为基础的学科,为了充分发挥出育人作用,教师要把新课改作为核心,主动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文中具体探讨了新课改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 高年级数学 教学方法
新课改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优化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视角促使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发展。[1]
一、实施分层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有关的知识点时,受到自身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的影响,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利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会容易让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简单,让接受能力不高的学生感觉比较困难,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对学生分组当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把全体学生分为高、中、低三层。经过长时间的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教师按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适当的调整分组,做到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流动,并且加入适当的竞争机制。[2]
二、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能够充分挖掘出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逐步推进,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3]
比如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中有关“圆的周长”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亲自进行操作,依靠圆规、尺子等来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之后教师为学生们创设出一个问题情境: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圆形的水盆,那么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想要测量出自己家里圆形水盆的周长,该怎样做呢?水盆是学生们日常生活当中较为熟悉的一件东西,学生就能够非常容易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由于课前教师已经让学生自己亲手测量出圆形的周长。在创设出情境之后,学生就可以把这些测量有关的数学知识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结合起来,另外还有些学生可以联想到,在圆形水盆周围围一个长绳,之后测量绳子的长度即可,还有些学生可以将水盆进行滚动测量它的周长,这样一来营造出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把单向传递知识变成了双向传递知识,从而良好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4]
三、加强合作交流
为了良好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加强合作交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喜欢在课堂当中表现自己,想要获得师生的关注,因此,教师要紧抓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多多与学生展开沟通,多表扬学生,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的关注学生情况,保持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展开交流,综合教学内容提问,促使学生勇敢参与到问题讨论当中来。
例如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为学生们介绍有关圆的基础知识点之后,可以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利用小组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测量、折叠以及绘画,感受圆形的基本特点,掌握好直径和半径的知识。学生掌握有关圆形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探索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堂中的实物,亲手制作出一个圆形。不同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采用杯底、硬币等作出多个圆形。
四、贴近生活练习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设计出更多形式、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点,加强学生对教师的好感,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所设计出来的练习题较为复杂,学生练习过于吃力,而且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可是如果教师设计的过于简单,学生感觉过于轻松,就不会充分重视数学学习,所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练习题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学习情况,挑选着与学生平时生活紧密贴合的练习题,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
比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当中学习有关“负数”的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出多种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可以及时的巩固和练习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点。例如:一袋白糖上标注其重量是(200±5)g,那么代表这一袋白糖最多与最少的重量各是多少呢?小明向东走了10米,记做+10米,那么小明向西走30米应该记做什么呢?如果小红向南走了20米记做+20米,那么小红向北走了40米应该记做什么呢?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不轻松,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完善创新数学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合作交流、贴近生活练习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慧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90.
[2]李义化.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56.
[3]宋国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144-145.
[4]马树美.浅谈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