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宏
摘 要:新形势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倡探究式的教学,通过开展积极的探究式教学活动,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 科学 探究 “两动”“三小” 观察 讨论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探究性学习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经历学习科学的过程,而且让学生在经历中理解科学、体验科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中国著名教育改革家,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把教育之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认真探究学习上去,鼓励我们的学生不断地去思考问题,猜想问题。特别是引导学生去动脑,动手,开展实验活动。在基础教育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创新运用探究精神十分重要。”魏书生老师的话对我们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启发很大。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不仅要让小学生积累一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小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动脑、动手,去积极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把学习科学知识,当作是一种快乐的幸福,在学习科学知识中,培养锻炼自己的探究能力。[1]
第一,在学习科学知识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动脑、动手,引导他们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活动的小观察,小实验,小制作活动一定要适合小学生,不能脱离小学生的实際,这些活动一定要体现探究与创新。
让学生盲目动手,教师不做任何必要的指导,认为只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动手做,才是真正的探究。事实上,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既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也不符合学生科学学习的现实”。
第二,探究一定要涉及全过程。科学探究过程涉及观察、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分析解释、表达交流等活动。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时为了充分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往往一个不漏地把所有环节完整地展示出来,并试图把每个环节都充分地展开,其实这是对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一种曲解。《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阐述“科学探究”时,清晰地指出:“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一个具体的探究活动中涉及哪些过程,是否要全过程,要因活动而异,因学习对象而异。
第三,探究活动一定要得出结论。在课堂上,大家还可以看到下面的现象:学生的实验活动一结束,教师就匆匆组织学生研讨,不少学生受实验材料的吸引,注意力没有集中到研讨中来,发言的同学很少。即使发言的同学比较多,只要一旦有学生在汇报时说出了知识结论,研讨就结束了,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也就结束了。因为探究过程是为最后的结论服务的。[2]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教师往往说课后再继续研究,实际是一句空话。有的学生通过一番研讨之后,久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就不断地“点拨”“启发”,直到学生说出结论。这样做,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但是,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节课下来学生得不出知识结论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更能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之中。因此,一项科学探究活动是否需要得出结论,要根据这项活动的目标而定。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被压缩的空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等之类的探究活动中,蕴涵着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概念。让学生经历这类探究过程的目的就是获得这些知识,建立这些概念。很明显,得出结论对这些探究活动是有意义的。
总之,小学科学课中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要做到几个方面:其一,探究学习活动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认识规律,是少年儿童能够接受的。其二,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要让少年儿童喜欢。比如说,放风筝比赛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喜欢。教师就可以结合科学知识,组组少年儿童开展讨论,“风筝为什么能上天等等”。这样既开展了游戏活动,又渗透了科学知识。其三,要保护好少年儿童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小学生在科学的学习活动中,难免有一些小的失误,教师一定要鼓励小学生不要怕失败。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多给予鼓励,多给予表扬。要鼓励小学生树立学习科学,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崇高理想。其四,小学科学教学课一定要积极开展科学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科学活动,如小观察,小实验,小制作,小调查报告主要在第二课堂内。科学的活动主要在美丽的大自然,广阔的天空,广阔的大江大海。学校里的小课堂主要是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让小学生粗知科学知识,要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还需要小学生深入第二课堂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科学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力的补充与延升。[3]媒体上曾经报道过:河南省有一位小学生在学习了科学课后,深入到第二课堂去学习去实践。小小的年纪就创造8项科技小发明,他的几项科技小发明还获得了国家的发明专利。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的科学课的探究式学习在学校里的小课堂里学习好一些科技知识,然后再到广阔的第二课堂去运用—实践—总结,丰富提高对学习科学的知识。其五,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声音、光彩颜色、动静、画面”等先进技术整合小学科学课。我们可以这样说,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促进了科学课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同评.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8).
[2]王金喜.浅议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分析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3]石密华.小学科学探究模式有效应用浅析[J].学周刊.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