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秀
摘 要:本文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不足。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原则分析,并结合教学不足和原则,为实际教学良好开展给予建议。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渗透德育
历史学科是初中众多学科中主要文科学科之一,此学科的教学与素质教育联系密切,应学生德育的培养效果,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意义重大。历史教科书中蕴含丰富内容,涵盖德育知识和思想,也包括德育的方法等。教师在教学期间,需注重此学科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以此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史学素养,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延续以往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在教学期间,受到以往教学理念和行为的影响,导致其在教学期间,单一利用板书进行教学,单一利用书本教材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失去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必须改变此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下文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策略中给出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就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利于实现最大教学目标,各历史教师在教学期间可大力应用。
(二)忽略对教学环境的营造
历史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身放在主要位置,忽略学生重要性,导学学生学习较为被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此外,教师在教学环节,没有与学生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无法有效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总想逃避不敢面对,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及其不利的,是教师需要主要的问题。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原则
(一)求实忌空
求实忌空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把次教学落实到实际中,从实际出发,结合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教学。此外,教师也要在教学期间联系学生学习期间普遍存在与关心的问题进行教学,需要做到教学的合理放矢。
(二)感情要真
教师感情应真挚而又丰富,切莫矫揉造作,因为,如果教师这样引领学生紧随教师的思维,学生可伴随教师的评述学习知识,并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动人心者必须有情感作为依托,因此,历史教学也是如此,应以史实来服人,用情来动人。
(三)史记要真
文学和历史二者存在差异,文学能大胆想象,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塑造人物,可以构思情节,但是历史则需要重视塑造,切莫过于想象,脱离实际。需要讲真话,讲真实,需保证字字有出处也要确保事事有依据。
三、初中历史中渗透德育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言传身教营造德育氛围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的模范行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学科的实践活动较多,每节课都有大量的操练,在师生互动活动中,如遇到学生读错、拼错、讲错或不敢开口说话等情况,教师如果采取耐心鼓励、细心指导、具体点拨等方法,教师的身教和言教定会感染学生,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作为历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真挚的爱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要以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态度和求实向上的精神为学生做个“终身学习”的好榜样。
(二)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教育目标
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教育目标。学生學习历史这门课程,总是要通过一节一节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时要明确、具体。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此,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同时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恰当,应循序渐进,如果脱离了教材内容空设目标,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合实际的目标,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一是说理教育。在历史课教学中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念和信念,起着很大作用。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进行德育教育。二是要启发诱导。三是要联系实际。这是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疑虑和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但教育时要注意分寸,抓住要害。二是情感陶冶。三是对比分析。在历史课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比较教学,可以获得烘云托月的教育效果。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受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和没有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利用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深入专研历史教材中德育内容,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教育目标,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其长远发展作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春梅.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情感读本,2018(23):24.
[2]陈翠华.知史明德,浅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7(28):46-47.
[3]刘恩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德育渗透的正能量功效[J].科学中国人,2017(08):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