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剑虹
【摘 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良好的体育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增加协调性,提高综合能力,鼓励自信心,养成坚强意志,更能尽最大限度激发人体机能,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轮流开展自带准备活动,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情感;自带准备活动
准备,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是万事开头难的起点,是良好事业发展的开端,是事业成功一半的基石。在小学体育课上开展一定程度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轮流自带准备活动,是变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变以“教会学生知识”转为以“教会学生学习”,变以“教师组织、负责”转为以“学生组织、师生共同策划、参与”的大型互动编导,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途径。
一、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一般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整节体育课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指令下达向东,学生稍有向西,都被论为不听教导。学校、班级、体育教师虽给予了学生一定的组织权力,但那只能是体育委员或代体育委员的权力,且这些权力无外乎是整理队列队形,整齐报数,协助体育教师管理,借、归体育活动器材等辅助性工作。让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课上,经过一定时期的教师训练、引导,带领学生能够完成达到一定规格、一定标准的活动项目后,教师有意识地在体育课前布置学生轮流围绕即将开展的新一堂课作课前准备,课时引领完成有一定质量的准备活动。譬如篮球课教学,带准备活动的同学就要紧紧围绕球类与人体机能的特点及其课时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带好准备活动,如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动等部位活动,将肌肉、关节充分活动开。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参与了体育课的教学,又从不同程度上使学生轮流得到了实践锻炼。
二、锻造自我,增强自信
乡下学生因受地区差异等的影响、限制,与外界接触相对太少,因而易造成胆小、怕事、拖拉、自主性不强等习性。具体在体育课教学中就表现为:对体育项目认识肤浅;不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虽然参与活动,但对田径、体操等项目不感兴趣。
针对上述现状,在有一定基础的乡下学生中开展一定程度的体育课学生轮流自行带领准备活动,可强化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组织、指挥能力,从局部激发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形成好奇的心态,以增强对非智力因素的诱导、点化,为达成他们可持续发展性做好铺设。
三、克服自卑、展示非凡
乡下学生,许多都是灵秀之苗,他们生于旷野,远离喧嚣,生性朴厚,性灵纯净,但因区域差异,他们往往向往而又无所适从,在体育课上给予他们轮流自带准备活动的机会,对他们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他们跃跃欲试,但古朴遗风又让他们久久难以释怀,多给他们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哪怕是欠善欠美,他们都津津乐道,就算是一个小小的1、2、3、4节拍,也能促成他们雄心涌动,暂忘羞涩,如此一次次的强化参与,强化展示。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的羞涩、不自在的心理慢慢淡退,最终走上同龄人所希望拥有的道路,从而通过他们踏实、执着、坚毅的努力,终于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在体育课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四、面向外界,重塑人生
无论是从事体育运动也好,还是做热心观众也罢,体育运动、体育精神及其体育情感,都能给人以喜悦身心、陶冶情操、努力拼搏、追求完美的享受乡下的体育运动。正处于低谷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人积极担负起体育发展的使命,来规划、来组织、来倡议、来唱响体育事业的主旋律,所以在乡下学校开展积极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引导学生轮流自我带领做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在学生的身体力行中,通过以一传十、以十传百,把体育观念深入人心,把体育精神发扬光大,把体育事业做大做强,实现乡下体育的全面普及、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城乡之间确有一定差距,但健身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却绝无差别,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健全的体魄作学习、生活的支撑,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参考文献:
[1]刘海.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3).
[2]范志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微[J].新课程导学,2018(36).
[3]王无双.探究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7(05):213.
[4]吴洋.浅议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策略[J].体育时空,2017(24).
[5]戚萍.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動的组织与实施探微[J].新校园(中旬刊),2016(10):60.
[6]许栋侽.小学体育准备活动对整堂课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7(2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