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9-10-21 22:36胡苗欣
青年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基础知识数学知识

胡苗欣

摘要:数学课程在我国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为一个学生的终身打好基础,同时由于数学这门课和很多理工类的知识都有着直接联系,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讲,学好数学对其日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中,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要保证其效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有效性:

引言:

对于学生来讲,一门课程的成绩好坏与否都和教师有着重要的关系,因为学生的很多知识都源于课堂上的教师教学,所以教师对于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要十分看重。

一:数学课堂的基本原则:

1.培养解题思路:对于数学这门课程,解题必不可少,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应当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做到有良好的解题思路,就可以活跃其大脑,看到每道题的解答窍门,从而抓住“题眼”,并且对题目抽丝剥茧,分层解决,从而减少了思考时间,注重解题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学习的知识做到巩固,提高做题效率,在解题中享受乐趣,完成解答的目的。

2.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不管任何一门课,要想取得好成绩,巩固课堂知识是必不可少,学生可以通过复习,重新在脑海里将课堂知识“过一遍”,从而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向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将自己不懂的知识搞懂。另外很多课堂上不够扎实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巩固来达到掌握的目的,从而提高数学成绩,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3.注重基础知识:数学这门课很多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的,很多难题,怪题其实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的变体,当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之后,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对于解答题目的正确性和解答效率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小学生来讲,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就变得相当重要了,当一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就很难解答甚至无法解答,因此必须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完全对其掌握脑中,从而成为解答题目的“钥匙”。

二: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因材施教,避免单调:作为学生来讲,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从而避免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和抗拒的心理。要避免教学模式的枯燥单调,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活跃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进行合理的掌握,针对不同的学生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进步,成绩提高,从而让学生爱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2.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一门课程,兴趣是必不可少的,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会懂得如何让枯燥的数学课程变得生动,让学生除了做题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来学习数学,从小学数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并不复杂,基本是一些简单的计算以及基础的几何知识,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内容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从而将数学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答生活问题的同时学会数学知识,从而理解数学,使用数学。

3.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为了避免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应当对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首先可以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使用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影响;其次可以分层练习,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避免成绩好的学生没有新的收获,也要避免成绩差的学生难以理解课堂内容;最后应当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交流思想,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数学问题做出解答,从而使用多元化的解题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之美所在。

4.自我思考:如今的数学教育通常是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导致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思考,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只懂得从老师的角度来学习知识。如果学生不会自我思考,那么对于数学知识的巩固必然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另外可能会因此感到枯燥,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所以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当一名学生敢于在课堂中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就可以因此来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避免死板教学和方式僵化,让学生缺乏自我思考的过程。

5.注重课堂教学:学生通常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来学习数学知识,所以课堂对于数学课程的教育意义非常重大。作为教师应当注重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走神和开小差,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印象,减少知识遗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懂得循序渐进,踏实学习: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避免一蹴而就,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善于引导,因材施教,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让学生找自己欠缺之处,从而逐步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结语:数学的学习应当注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基本原則,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教师来讲应当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培养,作为学生也应当做好预习和复习,从而巩固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习效率。

参考资料:

[1]于运芝.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106-107.

[2]李润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学周刊,2019(12):95.

[3]程小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9(05):58-59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基础知识数学知识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