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

2019-10-21 20:38占磊张冬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占磊 张冬梅

摘 要: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语文知识教学,更要体现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语文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展开论述,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教师要以更高的职业要求为工作准则,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书本内容,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语文素养。[1]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脱离学生的兴趣与实际学习能力

部分教师没有审视语文教學的地位,一味按照教学大纲规划教学任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书本内容为主,教学过程比较机械化,而且没有从学生的兴趣与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2]

2.教师没有恢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过于注重自身的教学地位,强制传输理论知识,导致教学成为单向的知识输入过程,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教师依据占据教学主导地位,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

3.教学环境不符合实际教学需求

部分教师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过于追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忽略了教学重点,以至于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了这些教学形式上,没有抓住学习重点。此外,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学习能力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学生很难融入课堂中,学习效率也比较低。同时还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低,对语文课程也会产生思想误区,不重视语文课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构建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措施

1.以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主导下才能更进一步深入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要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设备的应用,改变书本内容的呈现形式,借助多媒体将书本内容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标注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重点知识,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如在《窃读记》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为什么作者要以“窃读记”为题目?当代社会信息技术发达,很多资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到,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作者窃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喜欢在雨天窃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逐渐解决疑惑,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对书的渴望以及被发现的惧怕之情。在《春》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以大自然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自然环境中,体会春天万物生长、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让学生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模样,再将自己心目中的春天与课文中描写的春天进行对比,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散文的中心思想,认识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含义,深度挖掘散文的特征,寻找文章的线索,总结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准确评价自身的工作能力,认识到自主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教师“传道授业”的途径,成为学生“解惑”的方式,在双方思想的交流过程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教师要发挥教学工作组织者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如在《咏柳》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按照小组形式探究诗词涵义。组内成员要做好分工,一个人查诗词中的生僻字,了解这些字的意思。一个人总结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将柳树比喻成亭亭玉立的美人,将春风比喻为剪刀等。一个人负责整篇诗词的翻译工作,其他成员负责诗词赏析,如将柳比喻成碧玉有哪两层涵义,从柳的颜色出发,探究其与碧玉的共同特征,还要将“碧”与“绿”放到一起,探究诗词中这种前后呼应的写法有什么效果?最后总结整篇诗词的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诗词的总体结构是什么?总结整篇诗词的语言特征和修辞手法。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3.优化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要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断更改,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适合学习的教学环境,学校也要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主张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木兰诗》这篇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木兰从军的相关影片,使学生快速融入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其次,教师还可以将语文教学与艺术表演建立联系,在网上查阅相关的剧本,组织学生排演,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征,为了进一步渲染氛围,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音乐。最后,教师要丰富授课形式,在班级中举办朗诵比赛,以小组的形式给学生评分,选出最优小组,给予组内成员适当奖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兴趣为切入点,导入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模式,将书本中的内容以图片、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丰富课本内容的传播载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素质,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性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聚茹.探究初中语文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16,(19):8-9.

[2]师柏明.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论[J].新课程:中学,2018(2).

[3]顾雪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周刊,2017(1).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