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芬
【摘要】 新课标倡导的“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等思想要求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必须要抓好审美性特征。本文层层深入,阐述了高中古诗词教学审美体验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唤醒体验,融情想象,激发共鸣,提升分析鉴赏过程等方面探讨活化高中古诗词课堂的具体操作策略。
【关键词】 审美体验 古诗词 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078-02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活化古诗词课堂的紧迫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古诗词教学的高度重视,但是,现状却难如人意。古诗词教学目的的“近视”、“功利”,导致教学的科学分析化倾向严重,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打折扣。2014年出现的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的做法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正如习近平说的“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應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古诗词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养成健全人格的最优化教材之一,但如何将它传承下去和发扬光大,这无疑给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这根指挥棒让教师无所适从,一方面是得分率,是升学率,是关系到语文成绩和高考得力失利的关键,一方面是诗词的本质:美的内涵的理解和欣赏。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在二者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教师方面来说,往往将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识记,忽视思维因素和情感因素;教学方法上程式化教学,实施解题、释词、译句、总结的程式,忽视学生主体的感受和体味,课堂死水一潭。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抓好诗词的审美性特征,让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激活学生僵化的思维模式,自然诗歌鉴赏能力就提升了。
二、调动审美体验,活化古诗词课堂的具体操作策略
(一)创设情境,唤醒体验,把握古诗词凝练的语言
古诗词“言约而意丰”,对语言有特殊的变形,这种“诗家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但其固有的话语方式与学生有“文化错位”,如果教师课堂上只从字、词、句的理性剖析,不见诗的灵性和审美情趣,那么只会让学生恹恹思睡。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必须建立符合高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审美取向、话语方式的教学模式,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驱力,才能有高效率的课堂,才谈得上让学生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1. 巧引音乐,以情启思,沉潜入诗
在课堂上,通过选取与诗词感情基调基本吻合的音乐营造气氛,或借助电教化的手段再现诗中的画面能帮助学生及早进入审美的心境。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配乐朗读入境;杜甫的《登高》,放《二泉映月》音乐以情击情,扣击心灵。不仅如此,古词今唱,引导学生以唱促背,极大地提高了背诵的积极性和效率,比如鉴赏柳永的《望海潮》,播放当红小生林志颖为《书剑情侠柳三变》唱的主题曲;品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聆听学生熟悉的超女郁可唯携手袁晨野老师的合唱,在美声与通俗的碰撞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还有王菲深情演绎的的“明月几时有”……这些流行的曲风诠释经典诗词,将歌唱艺术引入课堂,以美妙的歌声来创设情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感受到了古诗词独特的语言美,音律美。
2. 情境对话,亲近文本,诗意共生
读、诵、吟、唱是我国古代学习诗词的重要方法,是学生“意会、体悟”诗意的第一步,笔者认为,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沉闷的课堂,尤其要侧重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重视师生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教师要有对学生起点意识的考虑,才能展开有效的情境对话。以《登岳阳楼》为例,笔者没有“面面俱到”式的“翻译”,而是由诗中关键词“昔闻,今上”统领,设置情境对话,“你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方,心情如何?”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讨论的推荐代表发言),在学生畅所欲言中笔者追问“为什么杜甫有这样的心情?‘昔闻,‘今上有何特殊的含义?”。学生启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有的小组反复诵读感悟,有的小组讨论热烈,形式多样。接着引导学生交流体会,经过自主感悟体验,合作讨论后,学生能回归历史背景,知人论世,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其特定时代的喜怒哀乐,理解就有了一个依托,各种精彩陈述脱口而出。设置情境,展开多维度的对话,唤醒了学生的审美体验,缩小了与古诗词的心理距离,既活化了课堂,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古诗词的意义。
(二)融情想象,激发共鸣,走进古诗词的审美世界
意境是意和象的完美和谐统一,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都在意象的塑造上。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的确,“想象”是“入境”的主要手段。教师应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美感体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人“神遇”,对诗歌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诗歌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活起来,从而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激发共鸣,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笔者在美术班上《沁园春·长沙》时,特意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环节,“我们能不能将诗还原成画?”天天与颜料画笔做伴的美术生体验调动起来了,顿时有了兴趣,闭目凝神,用心积极构图。接着让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的画说出来,有的同学能抓住远眺、近视、仰视、俯察四个角度去构图;有的同学能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四个方面去勾勒画面,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秋色图;还有的同学抓住动态化的词语“独立寒秋、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展示出毛泽东笔下壮丽的秋景。在学生解答中笔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中引导。这一环节,学生整个把自己当成作者,通过意象想象诗歌所表现的境界,感受了那“不可见、不可睹”的事物,让静态的古诗词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既激活了课堂,又深入了诗词的意境,领略了那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感受“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你平时自己画笔下的秋天一样吗?”学生纷纷摇头,在发现差异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支撑性材料,首先补充了古人笔下的秋景诗句:杜甫的“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接着补充了毛泽东的《立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通过追本溯源、知人论世,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后,感悟体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如此壮丽的原因。
一切景语言皆情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联想入“诗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出“诗境”,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人所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交流,视野融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辩证地审读诗情。比如要让学生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现实意义;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感伤送别中回归现实;敢于批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于教材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老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向它攀登。”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活化古诗词课堂,遵循了教学逻辑,“活”了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中,如果能少点烦躁多点静心,少点“解剖”多点体悟,把握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尺度,自然能让学生得到阅读的愉悦,思维的快乐,表达的酣畅,当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即使是面对高考,解起题来还不得心应手?
[ 参 考 文 献 ]
[1]王荣生.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3]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4]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
[5]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