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体验育人模式研究

2019-10-21 09:15张萍潘彤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验式模式

张萍 潘彤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教育始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形成渲染情感的文化“情境”,开设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理解的“课程”,通过参与专业化的大师工作室的真实项目实现文化“传承”,借助学生社团的活动体验达到文化“传播”,以此形成高职教育传统文化育人模式。

【关键词】体验式;传统文化育人;模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高职教育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意识。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本校特点,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充分利现代信息化技术和非遗传承资源,组建岭南文化研究所和传统文化教学队伍、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研发、完善信息化教学装备和教学评价体系,使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形成既具有独立的素质教育单元,又融合学前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旅游管理、文秘、表演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育人课程,依托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传统文化系统课程、非遗大师工作室和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情境、课程、传承、传播”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体验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的内涵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形成渲染情感的文化“情境”,开设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理解的“课程”,通过参与专业化的大师工作室的真实项目实现文化“传承”,借助学生社团的活动体验达到文化“传播”。

以体验为核心的“情境、课程、传承、传播”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是在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和珠绣、剪纸、旗袍等非遗大师工作室基础上,让学生模拟并逐步实际参与传统文化的设计制作、传播、保护修复等环节,加深对所参与的传统文化项目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的理解。同时,学生还通过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辅以学生课外社团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宣传,最终从听觉、视觉、触觉、认知、操作和思考全方位调动起学生对传统文化、岭南地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和文化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具体做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传统文化体验中心

传统文化体验中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特点,以红外线互动感应、“幻影”光学成像、270度全息系统、透明互动展示系统等信息化表征方式,将优秀的文化遗产设计成可见的、鲜活的数字资源,中心数字资源内容不断更新,为传统文化体验赋予多样化和丰富性,如“中国传统礼仪”、“VR余荫山房”、“古籍诗书”、“沙湾古镇”、“书法体验”、“飘色与龙舟”、“传统服装体验”、粤剧“帝女花”和学生舞蹈“客家围屋女”、“岭南旅游资源”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征,达到文化的情境再现,从而实现历史与当代的高度融合,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

体验中心的建设树立了“文化沁润、知行合一、激发自我、拓展视野”的体验教学理念,通过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学习和感悟,开拓视野,激发自我,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建立了“认知传统、文化认同、梳心规行、升情提智”的体验教学目标,通过传统文化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设计了“五官感知、格物致知、性德感悟”的文化体验过程,让学生经历由表象的五官感知到知之的亲自动手体验,最后达成修心养性,提升人文素养。体验内容精选“经典国学、女校女学、岭南遗珠、人文旅游”,围绕经典国学、人文旅游、岭南文化和女性教育的特点,体验与之相关历史文化情境和对于当代的价值意义。

二、系统构建传统文化课程

传统文化课程体验教育体系主要由公共选修课、专业平台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性课程四个层次构成。公共选修课“中国文化概论”、“中西方文化”、“国学通识”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类别选修课程,课程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一定帮助的中国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

进行了阐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魅力。公共选修课“中国文学欣赏”、“女性文学欣赏”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女性文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探索女性成长之路。专业平台课程“商务礼仪”面向相关专业群,根据职场活动的“实际工作”所涉及的各方面礼仪而设定的,结合中华传统礼仪进行教学。专业选修课程则针对不同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在经济类专业中设置“粤商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课程;在旅游类专业中设置“岭南传统村落与文化旅游”、“旅游美学”“茶艺”等课程;在艺术类专业中设置“广东音乐与戏曲”、“岭南画派与写生”课程;在教育类专业中设置“粤语儿歌教学”课程等。

三、融合专业建设,建成非遗大师工作室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结合目前我校的专业发展,建立了佛山剪纸大师工作室、岭南珠绣大师工作室和旗袍大师工作室。佛山剪纸大师工作室是由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剪纸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主持,工作室运用剪纸的产品包装应用,深度融合市场营销专业的产品包装技能,挖掘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应用。同时还与旅游管理专业合作积极申报研学旅游基地,为剪纸艺术的传承推广服务。珠绣大师工作室由广东珠绣工艺大师主持,结合服装与服饰专业的珠绣课程,采用“课程+工作室训练+社会展示竞赛”的模式,融合专业文化和岭南特色,承担了文化传承的职责。旗袍大师工作室由旗袍制作大师主持,结合服装设计以及女性文化特征,通过旗袍的设计、制作和展示,充分体现服装与服饰专业和女性的优势。大师工作室还充分结合驻区文化特点,与全国十大红木品牌之一永华红木家具合作,在企业成立了广作红木家具工作室,突出广作红木家具的产业优势。

四、大力组织以传统文化传播为核心的学生活动

融合专业建设,借助学生社团的力量,组织学生积极展示传统文化,推介岭南文化。学校成立专门的传承志愿者联盟和非遗传承活动社。传承志愿者联盟主要致力于通过书法、绘画、篆刻、剪纸、传统节日宣传等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在学生中传承与发展。开设线上和线下传统文化讲堂,选定并发起实践活动,如剪纸艺术展、岭南绘画临摹展等,让学生之间相互授课,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对传统文化自主学习和探究。非遗传承活动社通过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选择可以学习的岭南非遗手工艺,并向在校生展示他们初步学习的作品,将岭南手工艺真实地带到同学们身边。在进行传统文化进社团的同时,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用丰富的文字介绍,配以优美图文,及时向学生推送消息。做到活动开展前有通知公告,活动结束时有新闻图片展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实施四位一体体验式育人模式,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粤商文化传承为专业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融入岭南文化特征的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二类品牌建设专业。承担了教育部信息化教职委年度研究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教学模式应用研究”研究任务。作为岭南旅游文化体验基地,传统文化体验中心纳入了“广东珠三角旅游服务人才协同育人中心”的建设项目中。传统体验中心作为广东镇街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实训中心的文化体验基地功能,也加入到广东服装产业公共实训中心的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姜言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2).

[2]潘彤.传统文化的体验教育与课程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7(3).

[3]危玉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傳承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猜你喜欢
体验式模式
并发症体验式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体验式德育:体验什么,何以践行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