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利军
摘 要:而物理作为中考必不可少的一门科目,对中考有不可忽略的作用,电学作为物理科目中的重中之重,“声、热、力、光、电”五部分构成了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占据了初中物理部分的35%,所以想学好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是重中之重!本文对电学在中考物理中的地位和如何学好初中物理电学知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學;地位
树高万丈靠根,楼高千尺靠基,如果说地基决定了人生的高度,那么中层支柱将决定人生的精彩程度,将会决定是栋梁还是朽木。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陌生,是一门新开的科目,而对于如何学好物理及掌握物理中电学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没有头绪。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并且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本文对如何学好初中物理及掌握初中物理电学知识进行阐述。
一、初中电学在中考物理中的概述
物理作为中考必不可少的一门科目,物理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初中生能否考上高中,或者能否到自己理想中的高中就读,电学作为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和力学一起几乎贯穿了整个初中物理。所以,对于电学部分学习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决定物理成绩,最终影响到中考成绩,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内容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考试方法,物理的分值也不尽相同,有的地区满分为一百分,有的地区七十分,但是不论分值与否,在哪个地区,电学知识都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占物理总分值的35%左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两种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的组成;电路图。以及在电路图中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熟悉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导体的电流及导体两端电压,善于使用电阻改变电路中导体的电流、电压。
3.初中物理包括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及电学中简单的计算公式,学生们应该熟悉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概念以及含义,对电流、电压、电阻的简单求算,甚至要达到口算的地步,锻炼其运算能力、对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节约时间等有很大的帮助。
4.欧姆定律是电学内容的重点。
二、如何学好初中物理、掌握电学内容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作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曾经说过,兴趣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对初中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对这个相对较陌生的学科产生兴趣是一大难关,尤其对较难的物理学科,兴趣可以使一个人自觉的学习,使自己多发现物理中有趣的事,以及电学中的知识。
2.物理知识对应生活实践。物理学科是一门反应生活的学科,生活中也处处应用到物理知识。初中教师应该善于引用生活事实,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人们穿什么衣服、什么季节容易有静电现象,再比如,开关与灯串联的现象等,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老师应该善于用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传授,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好的理解,同时,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重视物理电学实验。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物理电学实验,电学实验是电学很重要的一部分,电学实验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以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争相辉映。搞好物理教学最主要的是搞好电学实验,同时教授学生实验思想,不仅仅传授实验方法,让学生明白实验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把学生教导成只知道流程的“机器,”让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4.锻炼学生识别电路图的能力。如今学生对电路图普遍没有清晰的认识,对相关概念认知比较模糊,对电路图有一个良好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串联、并联等相关知识,通过对电路图的识别、了解与应用,可以熟悉掌握物理电学知识,对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三、学好物理面临的问题
学生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其中包括很多影响因素。有老师的问题,也有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有学生所处环境的影响,总结的最基本的三条就是“老师教学方法不科学”“学习融入不彻底”“师生交流不频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好初中物理质量,掌握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初中生的思维跳跃性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学生要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时时刻刻跟上老师的思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善于用物理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取得一个好的中考成绩,上一个理想的高中,博一个精彩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戈晓燕. 中考物理电学解题的难点与对策[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9):69-70.
[2]张太森.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J]. 新课程学习(中),2012(11):114-114.
[3]项向华.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J]. 技术物理教学,2013, 21(2):92-94.
[4]陆英. 浅谈初中物理重要的电学实验[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