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对学生的各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劳动技术就是脑体结合,动手做出实物作品的过程。本文对水果拼盘的课程流程进行设计,对学生在劳动技术课程中的学习和收获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劳动技术;水果拼盘;课程教学
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是一门提升学生技能素养的基础学科,课程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探讨的过程中形成对所教技能的认知和掌握。水果拼盘是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中的重要一课,通过这一节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材料(水果)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对材料的外观设计,熟练掌握工具(刀、刨)的用法,并形成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
一、进行分组合理安排座位
在传统的文化课堂上,学生都是一人一桌,排成整排和整列,这样的上课方式可以保证学生之间互不影响,有助于教师的课堂管理以及学生作业的独立完成。但是在劳动技术课上,这样的座位安排则不利于形成合作交流的氛围,所以要按照便于合作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分组和安排。
在分组方面,可以将全班的学生按照6--7人一组,分成四个小组,并且在每组之中选取一名组长,负责各组讨论过程中纪律的维持和合作总结的记录。在座位划分上,将学生的桌子拼成四个大的方形,每组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意见的交流与工具的配合。另外,在分组的过程中,還要注重将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男生和女生的合理搭配。这样就可以形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互补,以强带弱,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养成以及整体动手能力的提升。
二、安排材料分工以供集体使用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安排各组的小组长进行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并且提出以下要求:首先,每位学生只能带一到两种水果和工具;其次,小组长将各组带来的工具和水果集中在一起,统一使用,然后小组长再对小组成员进行上课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的安排。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们最大的考验就是相互之间的配合。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平时在家中要什么给什么,学生们既不想碰别人的东西,也不想别人碰自己的东西,这就造就了学生们不爱交流、独来独往的习惯。教师通过上面的安排,可以让学生们形成合作的意识,培养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氛围,这正是对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
三、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共同探讨
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兴趣。如: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欣赏一组照片。(教师将水平拼盘的照片放映在多媒体上)
教师:“你们觉得照片漂亮吗?”
学生:“美!”
教师:“那你们知道图片的名字叫什么吗?”
学生:“水果拼盘。”
教师:“你们想学会如何制作这么精美的水果拼盘吗?”
学生“想!”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你们已有的工具,开始行动吧。”
引导学生正式投入到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时,教师要在现场进行巡视,一是观察各组学生的交流讨论的情况及合作的进展,二是确保学生在使用刀具过程中的安全。
四、引导操作步骤促进学生分工协作
在学生实际操作之前,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引导学生对各种水果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演示的方式,将各种水果名称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在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水果搭配;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工具,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工具的认知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以实际演示的方式告知学生水果刀、刨子的正确手握姿势和用法,并提醒学生在放置水果刀的过程中,刀口不要对着身体。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和技能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协作。
在分工协作时,教师可以分组竞赛的方式,看一看最终哪个小组做出的水果拼盘最为美观,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分工安排方面,小组内学生自行协商,有的负责水果的清洗,有的进行削皮,有的负责切水果,还有的负责水果在盘中的摆放,分工明晰,有条不紊,提升合作效率。
五、小组推荐集体评价
小组评比中,教师要设置四个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色彩奖和最佳表现奖等。
等各小组将水果拼盘制作好以后,教师安排各小组依次将作品展现给大家并安排小组长进行水果拼盘设计的思路的介绍,由其他小组人员进行投票,教师根据投票的情况选出相应奖项的小组。在最后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各小组制作水果拼盘过程中的精华部分融合在一起,整合成一套完整的制作方案,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
六、畅谈体会活动延伸
在小组评价活动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归位,针对水果拼盘制作过程中的体会进行轮流发言,学生将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在分享的过程中自身也会明白集体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随后,教师要问一问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水果拼盘,学生们肯定都跃跃欲试。这时教师要为学生留一道家庭作业,即在家里为父母制作一个水果拼盘,让父母也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最后,学生将制作的拼盘摆放在一起,进行品尝,一起分享劳动的成果,体验劳动的快乐!
结语
水果拼盘课程包含学生对水果的认识,对水果工具的熟练操作,对水果拼盘外观的要求。教师通过对本节课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水果的搭配,提升学生对工具的使用技能,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教师要对课程进行详细的步骤安排,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雪明.合作学习的问题透视——从《水果拼盘》一课说起[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z1):8-10.
[2]黄春凤.让学生在活动课中体会合作的快乐——《水果拼盘》教学谈[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9(2):84-85.
[3]陈丽琼.让孩子在主动探索中感受美与欣赏美——“水果拼盘”活动案例评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1):6-7.
作者简介:
黄雪琴(1969年—),女,汉族,江西吉安人,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