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9-10-21 06:51何雅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何雅娜

摘 要:信息技术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正视现代信息技术优秀的地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新亮点,并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集声、光、动画、图像于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知识记忆有很好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概述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行各业都走进了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这也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进入现代化发展的衡量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教师而言,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挑战,对于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现代信息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这对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不强的小学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长期压抑的学习过程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更有甚者会出现抵触学生学习的情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小学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声、色、形表达,把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描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巩固课上教学内容,突破数学教学重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重复地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化,往往教学成效并不明显,有些相对较为简单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多次讲解,有的学生还是“雾里看花”,不解其意,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为生动的讲解数学知识,对于一些难为理解的数学知识可以进行情景化教学,以多重表现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巩固课上教学内容,打破学生的学习困难点,突破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量化标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片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师生之间关系僵化,教师在课堂上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探索,弥补自身学习薄弱点,增加独立自主的知识学习机会。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整合,打破了传统教师以课堂为中心,以单一口述讲解为方式的局面,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的有机整合,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趣、生动。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认知规律等,运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教学素材,如视频、图片、文字等,将其制作成微视频、多媒体课件,课上播放课件或视频,创建教学情境,或者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合作探究等,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學习[1]。比如,在“认识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方法相结合。课前教师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搜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如三角尺、三角形衣架、三角形屋顶、三角形路标等,将这些素材进行整合、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上教师播放课件,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情境。情境中的这些物品学生经常看到,对它们的形状非常熟悉,此时教师加以合理引导,学生凭借自己原本的认知,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三角形”,这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利用自己原本的知识,延伸发展出新认知;这又是一个主动思维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以培养,学习兴趣被激发。

2.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学习。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整合,使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得以突破原有的桎梏,开始向着开放型、互动型、探究型的方向发展,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模式的出现,颠覆了“先教后学”的教学顺序,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不再拘泥于课堂,课上教学与课后学习实现了有机统一[2]。新型教学模式更加个性化、人性化、自由化,更加尊重小学生个体差异性,也更加凸显“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线教学、网络化教学拓展了教学资源,延伸了课堂教学外延,使小学数学教学教授范围更大,更具影响力。以翻转课堂为例,教师课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教学资料,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将这些资料制作成微视频或课件,学生课下登陆学生网站可以观看这些视频,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将不懂的问题标记出来。教师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所掌握。课上教师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开展新课程教学,重点讲解学生普遍不懂的问题,这样的教学针对性更强。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上教学效率。比如,在“凑十法”计算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相整合,可以组建合作探究模式、翻转课堂教学等。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将录制好的短视频上传至云学习平台,学生课前登录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课前预习,初步掌握“凑十法”的基本规则与要领。

结语

总之,选择恰当正确的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有效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是落实党和政府提出的“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有助于早日实现全民素质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晓丹.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影响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36-137.

[2]张洪楠.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09):193.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