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

2019-10-21 11:00李春燕杨春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课堂教学

李春燕 杨春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日益受到重视,高中生物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完备的学科思维体系,是构建和培育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简要概述了思维导图,对其融入生物课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阐明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最后提出几点相关教学策略,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研究依据。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应用发散性思维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以可视化图形的方式呈现知识网络结构的思考方法。通常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发散性地发挥联想,最终形成可视化网络结构,能够自由地扩散、连接以及组合,包含发散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网状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思维导图能够高效的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记忆效率,是一个有意义的主动构建过程。

二、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1)合理规划教学,调控课堂进度

思维导图为教师合理规划课堂教学、调控课堂进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能够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整理、组合,分析其重难点,将知识点以分明的的层次与清晰的逻辑构建知识体系。且思维导图能够将教师脑海中的教学内容、授课思路与知识体系以可视化的树状拓扑结构呈现出来,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清晰脉络 使课堂教学重点明确、主题突出。同时,这种可视化的绘图方式也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2)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生物知識点较繁杂,记忆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将知识体系可视化呈现,且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将知识体系之间关联起来,增加记忆组块,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此外,思维导图树状拓扑结构的图像化呈现方式也能增加视觉刺激,提高吸引力,更加贴近大脑的运作模式,能够让学习者更高效地记忆和理解掌握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更加牢固的形象。

(3)促进知识理解,协助分析问题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理解其意义对高中生物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在各个知识点与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起关联,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不断拓展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有助于他们灵活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此外,这种可视化图表还有助于同学们全面展示思维架构,增加思维的维度,建立起清晰的问题表征,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4)增强思维弹性,激发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充分发挥了人的想象力与联想力,一方面,可以探寻客观事物的本质,发现其内部规律,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增强思维的弹性,有利于同学们将许多潜在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激发更加新颖的思维成果。且这种树状拓扑结构的思维模式能够使思维不断延伸,有助于思维的拓展,营造轻松沉思的思维过程,提高创新思维突破的可能性。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相关教学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立足思维发展

思维导图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通过教育教学培育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善于思考、懂得反思的人,而不是人与亦云。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构建知识体系,在把握知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散思维,并通过实际问题让他们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就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理解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这些基本结构的概念与功能,同时与书中的上下章相连接,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架构,拓展知识、加深理解并巩固记忆。

(2)突出学生主体,切实引导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思维导图,整理所学知识,让他们在绘制过程中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完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思维导图之中,构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加以引导,不断启发他们开展思考,并且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或混淆某些相似的知识点,切实发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构建知识结构,促进思维发展

知识需要通过认知心理的加工才能有序地储存在大脑中,有逻辑、有秩序、有层次的知识体系能够更好的记忆和运用,思维导图的构建方式与大脑的思维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更容易吸收理解。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起来的知识结构是层级化、可视化的,结构清晰,逻辑缜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拓展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构建节、章、单元的知识体系,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地促进思维发展。

(4)完善评价体系,反馈教学评价

思维导图作为思维的一种呈现方式,能够展现出人的思维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反思途径,他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查漏补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完善教学内容。同时,思维导图如果让学生在课后绘制,也能够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同学们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看到每一位同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教学的内容与进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结语

关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具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支撑,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文将这种教学方式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培育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构建完善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义顺.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

[2]韩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

[3]张菊莲.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