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红色文化宣传工作研究

2019-10-21 04:50赵硕
年轻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河北省互联网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校园文化宣传的特点,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校园红色文化宣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搭建红色文化虚拟实践平台,丰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传播途径;建设一支善于运用新媒体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教育队伍;构建“协同一体”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的实效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红色文化;校园宣传;河北省;高校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3-0052-01

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教育要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彰显红色文化传扬主阵地的作用,探寻高校红色文化传扬的目标指向,优化红色文化的传扬平台,从而构架全方位的红色文化传扬模式。

1“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校园文化宣传的特点

新媒体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激活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借助新媒体强大的主体性和互动性特性,大学生充分发挥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的学习个性,不仅可以是红色文化传播的学习者,还可以成为参与者、分享者,实现了教育的互动。其次体现在内容上,新媒体为大学生带来了海量的红色文化信息,丰富了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学习内容。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到红色文化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各类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红色内容进行自学。最后体现在学习平台上,新媒体的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APP,其在搭建上较为灵活多样,这些平台己被广泛运用于大学生的口常学习生活中,因而为丰富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传统课堂学习平台以外更多样的平台。

2当前保定市宣传校园红色文化存在的问题

2.1校园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红色文化及红色文化内涵不太了解,还有一部分受众存在认知与认同上的偏差,简单片面地把红色文化看作是一种政治性的、革命性的、口号性的说教,在他们看来红色文化足空洞的、与现实无关的,错误解读红色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历史文化资源展现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战役纪念馆、烈士纪念塔、烈士陵园和战斗遗址等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历史文化宣传教育,而这些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显得单一陈旧,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2.2校园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单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这种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各种媒体高度融合、传播者与受众合为一体、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新时代。与当下校园流行文化的盛行不同,由于校园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有限,没有形成全方位的传播模式,红色文化目前还没有在社会上、大学校园中引起广泛共鸣,这和其有限的传播渠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保定市校园红色文化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的参观见学中,以及一些时问节点上的媒体宣传和组织活动中,传播内容、传播方式还比较单一。红色文化与校园流行文化割裂开来,传播影响也日趋势微。

2.3校园红色文化传播内容时代感不强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脱离了时代发展潮流,不去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将缺乏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近年来,校园红色文化的传播虽然进行了许多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从受众主体性需要这一传播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方式改进还不太明显,灌输方式仍是最典型的代表。调查显示,高校红色网站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版面设计呆板,不够灵活,缺乏时代感;内容单一,不够丰富;更新速度慢;信息来源不规范。有的红色网站内容千篇一律,页面资料局限于党史介绍、学习资料宣传,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内容分量不够;在特色教育上,没有立足本校所处的地域环境,没有挖掘地方特色、学校办校特色。这些问题造成红色网站访问量不大,活跃度不够。

3有效运用“互联网+”,增强校园红色文化宣传的时效性

网络传播将是未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各类文化竞争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虚拟场域。因此,要充分重视新媒体这一传播于段的独特功能,将其有效运用到高校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经过互联网结合,不仅能够实现时空跨越,完成对受教育者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教育,还能通过博客、微信等形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获得受教者的自主认同,有效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成效性。

3.1搭建红色文化虚拟实践平台,丰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传播途径

文化的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全球趋势,在网络空间里,文化的重构、整合与再生能力进一步加强。而新媒体通过图文、视频等数字化于段,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将各类实体化的红色文物资源“转换”成为了高度逼真的网络化、立体化的红色文化资源,从而构建了数字化的红色文化资源库,丰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力和时代感,拓宽教育的途径。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的构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这一“万能钥匙”,借助新媒体这一推介渠道,借力移动终端的“指尖”特征和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实践,实现虚拟平台与现实实践的相嵌相融。在平台上,力求实现现实基地建设与网络虚拟平台的耦合,在保定市内外创建红色主题社会实践基地,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红色资源中。

3.2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建设专业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队伍

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教学互动的过程,其中,教育者主要扮演主导性的重要角色。因此,要根据新媒体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红色文化教育的特性,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知识素养,从而有效运用新媒体深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具体而言,高校要多方投入,着重建设一支多元化、专业化、高效化的红色文化教育新媒体运营团队。这个团队主要可由以下人员构成:(1)专门从事新媒体文化宣传的专职干部(如学校党委宣传部下设新媒体中心,安排专职干部负责新媒体工作),这部分人员主要负责对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发布和把关;(2)专门从事红色文化研究与教学的师资团队,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骨干教师和部分资深辅导员组成,负责收集、整理红色文化和策划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活动;(3)专门从事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学生社团,由熟悉运用新媒體、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组成,主要负责运用新媒体制作、传播各类红色文化内容,活跃校园氛围。

3.3构建“协同一体”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扬模式

2014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在会议上明确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这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就是要在继续运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上的深入融合,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的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传播体系,从而推动红色文化进一步进网络、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4结束语

红色文化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精神品质、坚定信仰、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激励国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高校是红色文化传扬的主阵地,应从理念出发,以实践路径为抓于,以协同一体的机制为保障,构建全方位覆盖、多渠道融入、情理贯通的“多维互动”传扬路径,助推理论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网络阵地的“四元合一”,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果,引领大学生自觉成为红色文化传扬的践履者。

参考文献:

[1]包雷晶.论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7(3):79-82.

[2]张秦城.论基于红色资源的学习行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7-23.

[3]聂素丽,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4]张小玲.高校微信在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中的现状研究——以福建省本科院校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7(3):112

基金项目:2018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红色文化宣传工作研究——以保定市为例”(2018176)

作者简介:赵硕,男,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河北省互联网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