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析

2019-10-21 01:28吴兴兰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吴兴兰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出现了一些新变:更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关心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更重视发挥教学合力。这些新变给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其重新审视科学课程的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想尽办法推动科学课程教学进度。

关键词:小学科学;新课改背景;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在诸多的问题: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对其存在着陌生感和畏惧感;教师固守旧有的教学模式,讲授活动过多,占据了学生思考、消化和研究的时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过于依赖教师;教学任务过重,没有发挥家长的协作作用和社会提供的实践平台等等,总而言之,没有落实科学学科的本质。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鼓励——增加学生学习勇气

有了勇气才能敢于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愿意接受学业中的挑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走得更远、更好。但是笔者刚刚接管这个班级的科学学科教学工作时发现同学们对新课程的学习存在着畏难心理,害怕实验、畏惧实践,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用鼓励教学代替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勇气。

如,在学习《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之一是掌握养蚕的方法,观察蚕卵卵化以及蚕的生长过程并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变化。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观蚕活动,即带领同学们来到附近的蚕农家去观察各种成长阶段的蚕,鼓励大家去动手测量各种蚕的长度。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些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十分害怕触摸蚕,因此耽误了教学进度。见此情景,笔者并没有批评指责这些同学,而是在获得了蚕农的同意后得到了一些蚕卵并将这些蚕卵分发给这些同学们。蚕卵相当于蚕虫来说样子较为可爱,因此减少了同学们的畏惧感,等到同学们认领了这些蚕卵后,笔者还邀请了有经验的蚕农传授了一些养蚕的经验并叮嘱同学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蚕卵,养好自己的蚕宝宝。在笔者和蚕农的鼓励下,同学们逐渐有了养蚕的自信心,都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蚕宝宝,认真遵守每一个饲养步骤,最终将蚕卵养成了蚕虫,完成了观察和测量任务。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同学们对观察和触摸蚕虫有着畏惧心理,但没有批评指责这些同学们反而是用鼓励的语言和行为帮助同学建立了接触新事物的勇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帮助学生解答难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因此教师的引导不可获取。但是笔者认为这里的引导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前提下,即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才会提供适当的帮助,由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科学学科教学环境,实现新课改的初衷。

如,学习《维护生态平衡》这一课内容时,同学们已经初步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等概念,能解释教材中鹰、鸟和草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清楚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小麦、兔子和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谁能为我们讲一讲。虽然有之前的学习经验,但是局限于兔子吃胡萝卜的固有印象,同学们解释不了小麦和兔子之间的关系。见此情景,笔者解释道可以将小麦想象成胡萝卜,因为它代表着一种食物,是形成食物链的关键因素之一。听到笔者的解释后,同学们恍然大悟,也顺利地解答了笔者的问题。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根据教材文本提出了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同时教师也发挥了自己的引导者作用,给学生提供了适当的帮助,最终顺利地解答了难题。

三、创新——整合全部教学力量

学校虽然是开展科学教学工作的首要场所,但是发挥的作用有限,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学力量,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如家长的配合和督促作用,社会提供的实践平台等。笔者认为只有将所有的教学力量巧妙的利用起来,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在学习完《形状与结构》这一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那就是用纸造一座“桥”。要顺利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同學们不仅仅需要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如寻找制作纸“桥”的材料、准备制作工具、桥的设计图纸和制作过程等等都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当然,作业设计的和完成的主角还是学生。等到第二天学生们交上自己的作业后,纷纷诉说家长在其中付出的努力:他们有的带领同学到附近的桥上进行实地考察;有的借助网络技术学习桥梁建构知识;有的和学生一起反复更改桥的构造,总而言之,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整合了校内外教学力量,发挥了教学的合力,提高了作业完成率,也加强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综上,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出现的新变化促使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素养,提出了鼓励教学、引导教学和创新教学这三种途径,以期能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彩霞.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02).

[2]顾晓光.巧用教学策略实现高效科学课堂[J].名师在线,2018(04).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