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督灸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9-10-21 08:41燕金霞张戈峰张广霞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燕金霞 张戈峰 张广霞

摘要:目的:观察督灸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试验,将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康复疼痛科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辩证属于寒湿痹阻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西药为对照组(口服柳氮嘧啶合甲氨蝶呤),治疗组为西药联合药物督灸治疗。疗程为15周(5周为1个疗程,总共为3个疗程),评价方法为比较分析5周、10周、15周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等指标评价中医辨证治疗AS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13/15),优于对照组66.7%(10/1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全部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全部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AS均有疗效,但是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以及各项指标的改善上较对照组更优。能提高西药作为基础治疗AS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督灸;寒湿痹阻;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146-02

强制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主要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目前对该病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下腰部或脊柱的疼痛,晚期可引起脊柱畸形的强直,致残率高[1]。现代医学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对症治疗,但副作用明显,不能长期服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AS属于中医学“痹证”,根据中医“督为阳脉之海”、“督主身之阳气”理论,本次研究采用中药督脉灸疗(简称督灸)治疗临床上属于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观察督灸治疗与西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脊柱疼痛评分、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不良反应以及生活治疗的改善方面的对比。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康复疼痛科收治的辩证分型属于寒湿痹阻型符合AS诊断标准的病例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5-53岁,平均(38)岁;疗程15周。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2]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AS证候分型的诊断标准[2],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瘀血痹阻型、肾阳亏虚证、肝肾不足证等5种证型。

3.纳入标准; ①符合AS的西医诊断 ②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指标;③患者年龄在15-55岁之间;④患者依从性好,愿意接受药物和督灸治疗并接受相应指标和随访者。

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AS诊断标准者;②中医辩证分型不属于寒湿痹阻型患者;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或有生育要求者;④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患者;

5. 治疗方法

5.1 药物选择:治疗组:药物督灸配合西药。选用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中药。葛根20克、姜黄20克、黄芪20克、桂枝20克、细辛10克、青风藤20克、络石藤20克、海风藤20克、忍冬藤20克、鸡血藤20克、蕲蛇20克、淫羊藿20克、白芥子15克、当归20克、羌活20克。上述药物用粉碎机打成极细粉;生姜3斤榨汁机炸碎,渣、汁分装;艾绒200克,督灸待用。西药组:选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54246),饭后口服3g,3次/日。疗程15周,并分别于5周、10周、15周进行评价。

5.2督灸治疗 部位: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同时配合足太阳膀胱经两侧背俞穴。操作:患者取卧位,舒适为宜,充分暴露背部。常规消毒后,在上述部位涂擦中药药饼(打碎药粉放于姜汁,和成药饼,湿度适中),之后在所涂药饼部位上平铺一层姜末(打碎的姜末),在姜末上放艾绒200克,呈三角锥形(放置牢固),然后点燃三点,慢慢燃烧艾绒,待艾绒完全燃尽,约需1小时。灭掉剩余火星,用毛巾盖住燃尽的艾绒,再用棉被将整个后背盖住,减慢余热的散发,持续半小时左右,取下艾绒、生姜及药饼,装袋嘱患者拿家入于热水中泡脚。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督灸治疗每周2次,5周为一个疗程。

6.疗程观察   分别观察5周、10周、15周临床症状、脊柱疼痛评分、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不良反应以及生活治疗的改善方面的对比。

7.疗效判定  治疗连续3个疗程(15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观察各项观察项目、判定疗效。参照200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中华风湿病穴》中关于AS的疗效标准,具体如下:①临床缓解:腰背部疼痛消失,无僵硬,活动受限等表现;②显效: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偶有僵硬、活动受限感;③有效:腰背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④无效:腰背部疼痛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临床缓解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 20.0 统计学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t<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指标观察

?

?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原则》制定症状评分量表,记录前后症状积分

疼痛评分(VAS)

晨僵时间

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

疗效观察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13/15),优于对照组66.7%(10/1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在各项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虽为现代医学的诊断病名,但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历史悠久,且多有论述,如《素问·痹论》中有“肾痹症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4]。这里的“尻”指腰以下部位,即骶髂关节,“踵”所指足跟,“脊”所指脊柱。“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描述症状的是晚期脊柱弓背畸形[5]。又如《素问·骨空论》中“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痛不可以转摇”,与AS晚期脊柱强直、畸形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

AS的病位主要在骶髂部和脊柱,二者从属于督脉,督脉起于胞中,循行至骶尾部的长强穴,沿脊柱正中上行,经颈后至风府穴,入脑,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督脉虚衰则腰脊不举。中医认为AS是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脊柱关节,甚至变行的一种疾病。寒湿之邪侵袭腰背,痹阻经络,寒主收引,湿性凝滞,故背腰部拘急疼痛且感觉冷。得温则气血流畅,故其痛减。遇寒则血益凝滞,故疼痛加重[6-8]

肾虚督寒为本,在背部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两条中要的经络与脊柱伴行,其中足太阳膀胱经为诸经之藩篱,风寒湿邪侵袭,膀胱经首当其冲。本次研究采用督灸,实则为灸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夹脊穴。从经络穴、解剖学来分析:督脉行于脊柱正中,总督一身之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位于棘突下旁开1.5寸;夹脊穴位于棘突下旁开0.5寸,即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可同时调整督脉和膀胱经经气。故灸督脉、膀胱经和夹脊穴可起到温阳、强督通络、散寒止痛的效果。五藤汤示治疗骨痹的经验方,方中青风藤、络石藤、海风藤、忍冬藤、鸡血藤等藤类药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的作用;蕲蛇具有祛风、通络、缓解经络的作用,是治疗痹症的常用药;淫羊藿温肾壮阳;白芥子散寒化痰、通络;当归黄芪补益气血;细辛,散寒祛风,止痛,治疗风湿痹痛;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治疗寒湿痹痛;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葛根舒筋,缓解肌肉痉挛。全方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外邪侵袭督脉”的病机可起到祛邪扶正的作用[9-10]

本研究全面评价五藤汤加减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夜间疼痛、脊柱痛。结果显示督灸治疗组临床疗效好。较西药对照组患者夜间疼痛、脊柱痛、疗效改善作用更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因此,督灸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抑制炎性反应,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496 - 500.

[2]陈孝平,汪建平. 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75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

[4] 田元生,王雷生,王新义,等.埋线刺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1,31(7):601-604.

[5] 田元生.强直性脊柱炎特色疗法[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64-66.

[6] 韩菲.梅花针叩刺督脉加灸盒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5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2):39.

[7] 张俊英,张海龙.针刺华佗夹脊和督脉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7,29(7):624-625.

[8] 邓玉霞,马本绪,崇桂琴.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8):447.

[9] 庄礼兴.隔姜灸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6,12(5):69.

[10]胡秋生.长蛇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9例[J].中国针灸,2002,22(3):176.

[11]刘怡彣.任、督二脉源流探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2]蒋燕.《难经》督脈理论探讨[J].陕西中医,1990,22(7):332-333.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骨化程度和后凸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