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幼儿园民间游戏分类与指引

2019-10-21 22:29谭美湘
大东方 2019年8期
关键词:分离民间游戏传统文化

谭美湘

摘 要:中国民间游戏因代代传承,多方汲取了民间生活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基础载体,它们的趣味性强,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我园在蒙氏工作材料中融入了民间游戏材料,如挑棍子、拍贴纸等,得到了幼儿喜爱,而民间游戏区域恰是本园自主游戏区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处于初步创设阶段,创设过程中需要将本民族和本土的传统民间游戏的种类与游戏方法进行归纳、分类,指引幼儿如何在刚开始的阶段更好、更正确地玩民间游戏的各种材料。

关键词:民间游戏;传统文化;分离;指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曾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利用民间游戏,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纲要》也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智力。[1] 中国民间游戏因代代传承,多方汲取了民间生活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基础载体,它们的趣味性强,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例如“打纸片”游戏,孩子们把废纸折成一个半开口的方形,只要往下一打,就能发出很响的“啪啪”声,比比谁发出的声音最响,他们三五成群地玩,百玩不厌。他们不仅喜欢甩的动作,更多喜欢胜利,符合儿童的竞争心理。女孩更喜欢跳绳、跳皮筋,边唱边跳,玩得不亦乐乎。近年来,我国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而对于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便是充满中国特有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智慧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具有自娱性的活动,除了有情趣外,也会有探索,也会有发现,也会有创造,这是游戏中潜在的学习因素,是游戏产生的学习、教育因素,是游戏产生的教育效果。因此,可将民间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让幼儿在“无目的”的嬉戏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游戏中所蕴含的本民族精神文化,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我们在整理汇总已形成我园特色的民间游戏资料中,发现关于有广东地方特色民间游戏并没有充分挖掘,还有一些分类不够明晰,我们通过收集整理了更多适合我园幼儿现有水平及特点的约80个游戏进行研究,依据《指南》里幼儿各年龄段要求,结合本园的特点和实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民间游戏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徒手游戏(含歌谣)、器械游戏(含现场制作)和 本土游戏三大类。

一、徒手游戏

(一)3-4岁年龄段

在此年龄段,我们设计了炒黄豆、小老鼠上灯台、拉大锯、摇小船、顶锅盖等游戏。

3岁多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我们根据《指南》的要求,结合3岁多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模仿性强的优势,在徒手游戏中分出了适合3-4岁幼儿能力要求的小等游戏,这些游戏能够训练幼儿追逐跑的动作,发展幼儿奔跑的能力,锻炼幼儿的注意力,适合在3-4岁的幼儿中进行。值得提出的是小老鼠上灯台这个游戏,它的情节是小老鼠们肚子很饿,听说猫咪家灯台上有美味的油,决定一起去找点吃的。游戏规则: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找到灯台。当猫咪来的时候,快速四散跑,并注意躲避他人,这与《指南》中的要求十分契合。

(二)4-5岁年龄段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可选择的游戏较为丰富,《指南》提出要开展多样化的游戏促进幼儿能力多样化发展。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能忽略了孩子是教育中的主体。通过解读《指南》,現在我发现老师只是一个主导,要让孩子自己去在游戏中探索发现,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根据《指南》的要求在此年龄段设计了丢手绢、拍手游戏、炒黄豆、推小车、瞎子摸人、孵鸡蛋、踩水车、碰碰船、斗鸡等传统民间游戏。有些游戏需要平衡能力和足够的体力,4岁前幼儿一般难以很好地完成,而幼儿到了4、5岁以后,平衡力、肌肉、腿部的力量和四肢的协调能力都成熟了很多,这时候能够最适合开始进行平衡能力的游戏了。在《纲要》里对幼儿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也提出了要求,据此我们在该年龄段划分了推小车的游戏。推小车游戏不是让孩子们推真正的小车,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来两两合作模仿推车的过程:一个人当小推车,两个人当推车人。将模仿融入体育游戏之中使得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符合幼儿兴趣与需求。双人推小车作为本次活动内容,给予幼儿一定野性的挑战,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中班幼儿上肢和手臂的力量,而且还能培养幼儿在运动中的配合能力及平衡能力、锻炼他们坚持刚毅的品质。

(三)5-6岁年龄段

该年龄段适合的民间游戏是最丰富的,对大班幼儿走、跑、跳跃、平衡、投掷、攀登、钻、爬等动作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指南》提出要开发教材功能,使我们的教学来自生活,回归生活。人在社会生活中要符合一系列的规范和准则的,不同的环境中只有不断调整自己才能更好的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而这个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5—6岁是一个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关键,认真研读教材,我们发现很多的教材中都隐含着一些浅显的为将来生活作准备的意识教育,为孩子将来的生活提供基础准备。在游戏中树立规则意识,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

幼儿在5-6岁生理发育时期,孩子的身高增长相对较快,头长和身长的比例因身高的增长而逐渐变小,身体各部分外观比较匀称了。5-6岁的儿童走路速度已基本上接近成人了,平衡能力明显增强了,还可以做一些比较复杂的技巧性运动。

与此同时,这个年龄段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合作意识,有了和同伴一起共同游戏的愿望,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也能三五成群地一起游戏了,在游戏中他们能很好的分配各种角色、工作任务,他们在自己的小团队中进行各种活动,同时也会形成一种他们自己认同的规则,并会努力遵守,在游戏时有明确的目的,追求游戏的结果,会克服困难完成游戏任务。

我们根据《指南》要求结合以上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该年龄段规划处如下徒手游戏:

比如在分配任务时会使用到的游戏:点兵点将,猜拳,合作能力、反应能力要求较高的黑白配、拍手背、石头剪子布等,需要较强的肢体力量以及平衡能力的游戏跳骆驼、扳手腕、斗牛、斗鸡、单人推小车,编花篮等,帮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游戏蒸馍馍、荷花荷花几月开等。

二、器械类游戏:(含现场制作)

(一)3-4岁年龄段

《指南》中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应有目的的组织幼儿进行探索器械类游戏活动,让幼儿充分尝试各种不同道具的玩法,这样才是幼儿自身经验的获得和总结,增强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此年龄段器械类游戏,我们划分出丢沙包、推小车、抛花球放烟花、拖着花球走、揪尾巴等游戏。与此同时,3-4岁幼儿的骨骼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所以弹性大、可塑性强,易变形。此时幼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肌肉纤维比较细长,所以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范围比成人大,尤其是肩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明显地超过成人。但是,关节的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如果用力过猛、悬挂或不幸摔倒,较易引起脱臼。根据他们的特点,抛花球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游戏,是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设置适合他们难度的,而且玩法多样,易懂,最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较常见的玩法:放烟花,即自抛自接花球,训练向上抛的能力。拖着花球走即可以训练他们用正确的姿势快跑的动作。而揪尾巴更是非常经典的游戏,同时他们能在分散跑时躲避他人的碰撞,也能促进他们思考探索如何才能躲避别人的碰撞。这些安全系数比较高又可以训练孩子手眼协调、反应力、活动量和游戏场地灵活的游戏,适合3致4岁幼儿进行游戏。

(二)4-5岁年龄段

我们在此年龄段的器械类游戏设计了丢沙包、踩高跷、竹蜻蜓、斗陀螺、踢花球、花球放烟花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游戏。《指南》中对中班幼儿是身体方面的目标包含了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能连续自抛自接球、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根据《指南》的要求,在4-5岁的年龄段我们就规划了以上为主的一些游戏,比如《丢沙包》游戏,我们给幼儿设计了打怪兽的情境,幼儿可以在墙上丢各种距离的物体,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而安排了各种高度大小的高跷,来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指南》 指出要让幼儿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并且通过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在竹蜻蜓游戏中有的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双手在转动的时候帮助竹蜻蜓向上推,在搓出的瞬间放开双手,竹蜻蜓就会飞到天上去,就像直升飞机样的,非常好玩。设计此类游戏还可以让他们学着制作竹蜻蜓,儿童自己动手做,自发动手寻找乐趣的活动。看到自己做的竹蜻蜓能飞上天是非常高兴的,在玩中充满了成就感。另外,简单的手工劳动对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开发也非常有好处,也能增加中班幼儿对科学的探索能力。

(三)5-6岁年龄段

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物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新颖、独特的活动器材是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的重要因素。我们除了提供幼儿园购置的一些体育器械外,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可供幼兒进行各种动作练习的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玩具,如:零头布缝制的沙袋;塑料袋制成的流星球;旧报纸卷的纸棒、揉成的纸球;塑料绳制作的毽子、编织的编网抛球;用羽毛自己做的毽子、拉上松紧带就成了跨栏;各种大小不同型号罐子做成的高跷等,经常变换这些材料,可以保证幼儿参与的兴趣,选择游戏材料时,要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多数幼儿都喜欢的材料,教师在投放的数量上要适当的多一些,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我们根据纲要,在该年龄段规划出如下器械类游戏:抓石子、拍洋画、跳绳、跳皮筋、打弹珠、踢毽子、滚铁环、跳竹竿、自由抽打陀螺、翻花绳、挑棍子等。

除此以外,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成的器械,他们更喜欢挑战,喜欢创新,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独一无二的玩具,因此我们还规划了以下的自制材料游戏拍公子纸、打响片、小风车、直升机、青蛙跳、降落伞等。

三、本土游戏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而各个地区都带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本土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指南》指出,幼儿要基本会说本民族或地区的语言,能口齿清晰地说儿歌、童谣等。我们在本园民间游戏的分类中特别划分出带有广东本土特色的游戏,这些游戏也从语言、合作、反应、四散跑等各方面培养幼儿的能力。

(一)3-4岁年龄段:

我们规划了有只雀仔跌落水、打开蚊帐等发展四散跑能力为主的游戏。

(二)4-5岁年龄段:

我们设置了猜拳歌、拍手歌、小明小明小小明等游戏。这些游戏他需要幼儿对粤语方言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他需要的是两两合作,因此更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5-6岁年龄段

在这一年龄段,我们根据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较连贯,同时肢体力量更强、合作能力更好等特点,安排了点指兵兵、何家公鸡何家猜、氹氹转等游戏,让他们能在合作与挑战中产生对本土游戏的兴趣。这些游戏以广东话为基础,旨在通过让幼儿了解广东家乡的民风民俗,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同时让他们能真正地传承我们广东本土的文化,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赵娟.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41-243.

(作者单位:中山市机关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分离民间游戏传统文化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