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珍
摘要:网络给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开创了新的情境。伴随着网络出现,粉丝经济的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了粉丝群体的新的依赖渠道,并由此媒介情境中产生特定的交往模式。作为个体的粉丝在群体中擅长隐藏自己的真实痕迹,网络中所表现出的开放与生活中或许截然不同。这种不同是个体在网络情境下为了融于粉丝群体所做的表演。
关键词:媒介情境;社交媒体;粉丝群体;社会认同
一、媒介情境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以及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丰富、真实生动。通过网络,人们无需亲临现场便可耳闻目睹他人所经历的事情。人们在网络中可较为自由的发言、讨论,网络世界较现实世界更加自由、丰富,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更加开放。
在对于媒介技术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中,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乔舒亚·梅罗维茨对于传播情境、信息系统和行为的变化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研究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乔舒亚·梅罗维茨在其著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一书中提出媒介情境理论。“该理论综合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和戈夫曼的“剧场理论”,有关人们社会生活与社会角色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并指出:媒介的变化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后者决定人们的行为;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在于,它重新组织了社会环境并削弱了物质场所(自然场所)对情境的重要性,使人们的经验和行为不再受其所处场地及与他们在一起的人的限制。”[1]梅罗维茨在研究社会情境、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的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媒介情境理论”。
二、“剧场理论”在社交网络中的情境表现
戈夫曼将人们在物质场所中的表现分为“前台”和“后台”,这种“前台”和“后台”的表现往往与人们所处的物质场所直接相关。当人们处于“前台”时,则会小心谨慎,根据场景设定不同的行为应对,更多具有表演、包装的成分。而当人们处于“后台”时,则会放纵自我,丢掉人设包袱,更接近于真实。
(一)粉丝群体在网络中“前台”与“后台”
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粉丝势力不容忽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交媒体维系。现实世界里明星出席某个活动,展现给媒体和公众的形象称为“前台”行为;而在镜头看不到的私人生活中的形象称为“后台”行为,这是我们看不到的个人隐私。他们经常在微博上的表现行为属于“中部”行为。而他们与粉丝间的联系便是通过“中部”行为完成,他们需要设立自身良好的人设形象。未完全脱离“前台”但却又捎带着“后台”的照片和生活分享,这是他们允许给到粉丝群体和公众看到的一面。
以国内著名社交媒体——微博为例。微博常常作为粉丝追星的信息汇集胜地,无论粉丝作为信息的发布者还是接收者都能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获取相关信息。粉丝通过在明星藝人的“超话”(个人话题社区)中发掘有关于爱豆的信息并在微博中搜索关于爱豆的一切内容,例如一些精修过的图片、或与爱豆的相关画作、或角色重组混剪的视频、或是表达对爱豆的精彩文案等微博。粉丝往往会大量评论互动甚至转发这些微博,并且在这过程中还会配上大篇幅的放飞自我以及夸张且情绪化的言论。这些言论在现实生活中断不会轻易说出口,而只是在微博上对于特定领域、特定群体的特定信息。这一行为现象便同戈夫曼所提到的“后台”相一致。或许在现实生活的“前台”中,这些粉丝也是一些高冷人设的白领、或是精明干练的领导者。网络的自由与匿名性,让生活中的“前台”和网络中的“后台”相互转换,颠倒现实与网络中的行为模式。
(二)粉丝群体的新情境
粉丝间的共鸣,共通的意义空间,在这个圈子群体中的默契,使粉丝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但对网络中其他领域内容的情境者或是现实中的朋友来说便显得格格不入。即使是对于“粉丝群体”来说也有不同的归属和群体。粉丝群体包括但不限于明星偶像的粉丝这类群体,还包括二次元、书籍、漫画、美声音乐剧、电影等粉丝群体。比如二次元某人物粉丝、某原著书粉、剧粉等,对于同一类事物有着相同狂热爱好的群体都可称为粉丝群体。在特定群体设置的特定情境下,信息变得独特。以至于当粉丝把从微博中所获得的信息对其现实世界中非与自己处于同一群体的朋友讲述时得不到共鸣,而微博的自由言论环境以及同类群体的聚集使他们能够产生共鸣,使其个体能够获得对自我的认知以及来自他人的社会认同,这种共鸣感以及认同感使得他们更愿沉浸于微博带来的快感。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话题或几个话题,这种交流打破了物理时空的界限重组了一个新的融合情境,但重组后的新情境却又因其独特的“壁垒”使得这个情境有别于其他情境。“壁垒”便是群体不同带来的语境不同所造成的。即便是在较为自由、开放的社交网络中也存在着群体与群体间的分隔。
三、新情境下的社交新行为
不同的情境之间需要作出单一界定。不同的场合都有各自划定的界线。情境融合或分离可产生新的情境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当两个情境融合时,很少能看到情境的简单合并,产生的往往是一个单独的新情境,有一套新的规则。否则简单的情境融合必然会导致群体秩序的混乱。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受众已不单单仅限于单一的兴趣群体,而是在多个兴趣群体中活跃。粉丝对于影视作品的扮演者的喜爱也衍生了一个新的群体——“Cp粉”(双人粉)。而与此对立的是“唯粉”,这种唯粉是只专注明星偶像单人、甚至捧踩偶像合作伙伴的另一群体。自古在粉丝群体中,唯粉与双人粉便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稍有碰撞便会在社交网络中引起骂战。两家唯粉都只专注自家正主,而对于同时喜爱两位偶像的粉丝来说双人粉群体成为了最终归宿。双人粉丝群体的出现是一个单独的、与唯粉群体不同的全新情境,这种新情境就是两个单独群体情境间的分离和融合。随之而来的还有新情境下的社会行为的改变,三种不同的粉丝群体有不同的行为范式,这种交往模式和交往行为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自我身份的认同。一般而言,有多少不同的行和,就可以将行为规范划分出多少单一的界线。而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境融合时,不同的界线会融合成新的界线。
四、社交网络媒介中的社会认同
由于社交网络关系,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总处于不断运动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就粉丝互动来说,粉丝总能够基于相同话题与不同个体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粉丝群体是由来自各个社会阶层、各个领域、不同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的不同个体组成的。网络的互动交流打破了阶层间的差距、知识差距、文化不同的界限。他们可针对一个或多个不同话题自由发布言论与其他个体进行交流互动。对某一话题感兴趣的个体从四面八方汇集针对同一事件发声。这些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层,在现实世界中或许永远不会相遇。但因共同的爱好兴趣而相聚。网络具有的匿名性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感。但也由于手机电脑的科技屏障的阻隔,陌生人间的生疏感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在与其他个体讨论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表演的成分更多,为了更加了解对必须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认知以及自我的附和和让步,就需要“偷窥”。另一方面,也渴望获得认同和关注,就需要“被偷窥”。通过对群体中热点事件的关注和讨论,这些被转化的观念与现实并非是完全真实的,而是文化意义上的。”[2]或许只是为了获得认同感而附和多数人的意见、附和意见领袖的意见,造成“沉默的螺旋”现象,粉丝群体中的内讧现象并不少见,为了获得群体认同,不被特定群体排斥,或将事实黑白颠倒、或恶意攻击其他粉丝群体甚至明星本人。甚至在粉丝群体的情绪感染下,个体逐渐丧失独立主观的思考理智,迎合情绪附和形成“乌合之众”。
社交网络与其他大众媒介共同作用的结果会对粉丝群体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在对自身社会地点和社会地位的分离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达到最终的群体认同。
参考文献:
[1]施海泉.社交网络情境中的社会认同[J].新闻知识,2016 (11).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